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健康汽车”量产前,应该定下什么标准?

这些天,你听到了多少关于健康汽车的“流言”?

上汽称,目前绝大多数在售车型均搭载了满足N95标准的双效滤芯,为车辆带好“N95口罩”,配合负离子发生器、独立式智能空气净化器等装备,最大程度阻绝细菌。

吉利公告“1号令”,20天攻克研发真正车规“N95”,隔绝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快速高效净化车内空气等功能,还将重点突破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和技术,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

一汽官宣,自主研发的“防病毒车内空气消毒液”内含有抑制和灭活病毒功能的中药成分,此产品能够在对司乘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对座椅等车内设备、设施也不具有腐蚀性。

何小鹏却说可以设计一款车,防水一米、无人驾驶、军事级高强度玻璃加医疗级空气系统,平时拿来自用,有需要时可以临时拿来捐借做临时帐篷和隔离房间……

在疫情作恶多端的这段时间中,企业有关于健康的思考、猜想在一夜之间集中爆发。除了上述几则事例之外,还有捷豹路虎、观致、沃尔沃等数不清的企业立下军令状,立志将自家产品打造成百毒不侵的移动无菌舱。只是至今为止,没有人能说出真正的健康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正如近期关于健康是营销噱头还是豪情壮志的争执一样,人们已经对“健康”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也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被阴云笼罩。针对于目前的疫情状况来看,这种乱局对行业的正向影响正在消退,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不会排斥拥有一台功能齐全,效果拔群的健康。我们更宁愿相信,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是在真心实意造福消费者,推动科技进步。但终归,没有相似的技术手段和产品属性,没有一个统一的等级标准,消费者就很难产生信任感。

畅想“健康汽车”标准

一个完善的标准建立往往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既然我们建议对“健康”制定统一的标准,就应该了解到目前相关企业对这个项目都做出了什么。

翻看各家车企的健康公告,我们找到了不少高频率出现的专业词汇,大致为“车载N95口罩”、“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PM2.5空调滤芯”、“纳米级负离子车载除菌系统”、“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生态森林防护空调”、“表面高标准VOC材料”等等。

不论哪些技术只能展现表面功夫,哪些能够真正对有害物质产生威胁,总而言之,这些理论知识大多数都在拘泥于对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进行改善,这相对于“健康”的伟大命题而言,明显卑微了一些。如果从长远来看,健康的宏伟命题一定需要天马行空的思维推动,这不仅需要企业研究院的专业解读,也需要所有人尽可能大胆的想象。

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就是特斯拉在前不久推出“生化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车辆不仅仅可以对封闭座舱进行杀菌消毒,还会在鼓风机的作用下提高对车内的送风量,使车内气压略大于外界环境,把外界不纯净的空气挤压出去。

这种工作原理与负压救护车相似,只不过后者的思路是从外界汲取空气,限制车内气体排出,而生化模式则正好相反。

试想,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家用车能够将专业的负压救护车技术普及,每一台车都会变成相对安全的移动个体。

特别是对于机动车保有量较大的一线城市而言,如果能在特殊时期临时增加数量可观的移动隔离舱,对于控制疾病而言绝对会产生积极效果。

当然,如果企业无法凭空创造出如此清奇的脑洞,还有一种捷径更加高效便利,就是利用主机厂的整合优势,与相关的科技公司或者安全机构进行跨界合作,共同研发出适合家用使用的健康技术。

这种合作模式的障碍早就被扫除过。就拿最近在口罩界走红的3M和霍尼韦尔两家公司举例,他们都已经和中国企业打了多年的交道,并且广泛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尤其是今年1月份,3M公司还在上海成立了3M全球首个材料科学学院(AMSA),试图在轻量化、电气化等关键领域,利用其新材料、新技术上优势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他们对行业的看中和依赖程度,理所应当转化为环保、健康技术在领域的最大化应用,从而让带上真正的“N95口罩”。

毋庸置疑,相比于每家企业在产品宣传公告上的自说自话,来自N95口罩制造商的技术输入将会成熟并且公正得多。

除了具备空气净化,消灭病毒的功能之外,健康更大的使命就是要做到全方位的健康守护,保证每一名使用者在任何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健康”二字的关爱。若不然,待等疫情过去之后,它们便不会拥有像今天一样的存在意义。

这就需要车企拥有更大的前瞻性。为了打造一台标准意义的健康,他们完全可以突破传统供应链的束缚,选择跟完全无关的企业进行探索。

譬如联系相关的医疗器械企业,共同研发能够实时监测体温、心率乃至血压的方向盘;和科技公司共同开发监测驾驶员状态的智能摄像头;和自动驾驶公司联合开发预防突发情况的接管模式,用于驾驶员突然间身体不适时的驾驶控制等。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更加精益求精,拓展到泛用车领域。

譬如说在上下车前自动识别车主与车辆的距离,提前进行车内空气净化,甚至对车辆外表进行杀毒灭菌。而对于一些违法驾驶行为,像是疲劳驾驶、醉酒驾车,以及驾驶员情绪都应该得到车辆的监控并及时阻止,保障一切与安全健康相关的指标平稳运行。

技术优先输出,标准刻不容缓

对健康建立统一的认知之后,应不应该让统一的标准落地实施?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越细化越好。现如今的健康概念下之所有鱼龙混杂,就是因为车企推出所有虚虚实实的宣传内容无法得到验证,更不用提验证过程是否公正,这就会导致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不知道该相信谁,更不敢断然为之付费,从而造成买卖双方的新人桥梁垮塌。

因此,这个来自于第三方的公正裁决必不可少。这个机构可以是中汽协,可以是专业学会,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官方组织,但万难更改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权威性和过硬的鉴定实力。

举个例子,汽车评测标准中,碰撞测试拥有最严苛的考核标准和最复杂的细分项,以至于全球具有公信力的碰撞测试机构只有2-3家。但也正因为如此,权威机构的碰撞测试方法和碰撞结果才能够被世界公认,全球的碰撞测试体系才能变得成熟。

举一反三,针对健康制定标准,自然也能够按照碰撞评测体系的思维进行推广。

如果车内空气质量能否达到“北极”水平,座椅材质和内饰面料是否容易沾染到病毒和细菌,车载系统究竟能隔绝百分之几十的病毒等问题都能通过清晰直观的数据显示,健康指标检测功能项都能够按照一个固定的公式进行价值计算,最终打出客观的分数或者优良中差等级,消费者自然能够高下立判。

反过来,如果厂家仅仅依靠直觉、存在于理论世界中的知识就能够判定自己的车是N95标准,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即便宣称自己是N990同样无济于事。

对于健康,有两句恰如其分的古文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二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异想天开、发挥创造力是每一个车企应该行驶的权利,但最终的结果不惧怕统一规格下的考察,才算得上成功。

所以在现阶段的较量中,谁好谁坏,谁能更加博取关注度倒在其次,关键是哪一家能够引导整个行业落实一个公认的健康标准。

如果这个目标达成,便不会再有雪片一样的留言和辟谣文章满天飞,不会再有“营销概念”的脏水泼到头上。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