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新车型更新快如手机,质量能跟上节奏吗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此次检查将重点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的抽查力度,严格审查整车结构参数、碰撞安全、电池性能等关键指标。

近年来,汽车产品的快速成型和汽车品牌的网红化趋势日益显著,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过去开发一款新车需要五年的时间,而现在有些企业仅需一年半即可完成。除了令人难以置信地缩短开发周期外,一些新技术在搭载前验证不足和过度宣传,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使用困扰。

权威调查机构J.D. Power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车辆的产品问题正在显著增加。

汽车行业唯快不破吗?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畸形的快速化?车企又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坚守自身的造车理念?

汽车快速化生产的趋势并非汽车行业独有。农副产品缩短生长周期、餐饮业网红店快速更迭、网游行业追求短期利益等,各行各业都在主打“唯快不破”。然而,这种以快为先的消费文化正成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

出于对速度和成本控制的考虑,一些企业开始钻行业法规的空子,在消费者不易察觉的地方动手脚,如汽车行业的常压油箱事件、风阻系数宣传与实测不符、端到端智能驾驶体验与厂家说法大相径庭等。此外,车企每月推出新车,一年推出多款新车型,背刺老车主的现象也已成为业界常态。这种追求领先、不择手段,将创新和速度等同起来,以数量博取爆款的“军备竞赛”,将整个行业拖向内卷、焦虑和不知所措。

推新者多,爆款者少。汽车终究是耐用消费品,世界上成功的汽车品牌无一不是靠高品质打底。长期的市场表现依赖口碑,一些曾经在新能源销量中名列前茅的品牌,如今已如退潮的网红店般成为过客,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如何加速而不减质?

人们开始怀念车界的“从前慢”。

当然,这并不是指“车马邮件都慢”,而是指“钥匙精美有样子”。

在当前三年即可使一个企业发生质变的背景下,继续按照五年磨一剑的节奏显然无法跟上时代潮流。如何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追求速度,已成为企业的新课题。

快速开发汽车相对容易,但真正保持高品质并不容易。这需要在“唯快不破”和高品质之间做出取舍,有时甚至是利益和良心之间的抉择。要实现高品质,那些以灵活性著称的“人治”企业难以保障,而依靠制度、流程和多方制约的“法治”管理则更为可靠。

以上汽大众为例,这家进入中国超过40年的企业,在产品开发效率提升30%的同时,产品质量保障丝毫不敢放松。这主要基于其近8000条的大众集团企业标准、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其中企业标准更为严苛,三项标准互为补充、相互验证,成为上汽大众快速发展的三道保障。

那么,这家车企如何在新品开发中实现保质提效?

据上汽大众介绍,主要通过将开发流程的环节由串联改为并联,利用强大的数据和数字化、虚拟技术提高效率,加强零部件验证的强度和样本量,通过时差全球协同等方式实现。

产品开发即质量控制

上汽大众的产品开发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从前期开发到批量准备,每个项目节点都是一个质量控制点,开发质量和交付物都有严格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和每个零件的质量可追溯、风险可控。

在批量准备阶段,零部件需进行2000多项认可试验,涵盖动力总成附件、底盘、白车身、内外饰件、三电及电子电器架构等方面;同时还要进行材料认可试验,采用高于行业标准的室内加速模拟验证,确保全生命周期的完好和稳定;而整车认可试验则需经历六大类、80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