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以运动之名,新福特锐界ST的销量会好吗?

在中型SUV市场中,丰田汉兰达可谓是市场中的一枝独秀,不过对于汉兰达来说,除了实际空间略显优势外,给人的其他感受却都十分中规中矩。而作为霸主最佳对手的福特锐界也算是这一市场除了一位最为热门的车型了,甚至曾经一度超过,成为中型市场的霸主。但现在来看,似乎还是的市场销量表现更稳定一些……




对于这样的现状,觉得需要作出改变了,而就在近日,新ST/ST-Line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6.98万-38.98万元。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并且提供具备运动化外观的ST-Line以及动力更为强劲的ST车型供选择。而下面,答答(微信公众号:答答买车)就带大家看看,ST这款车究竟如何?

上下通吃,新ST确实不简单!

ST这个名字,无疑是的招牌之一,带有ST字样的车子必不能不仅仅是"傻快"这么简单,除去动力外,ST部门还针对其悬架进行了专门的调校,让你多少有点操控的体验,也使得这台车更具运动感。



而既然是ST车型,重点在于动力,ST保留了原先顶配车型搭载的2.7T V6发动机,经过优化后,这台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22马力,峰值扭矩为503牛·米,变速箱从之前的6AT升级到了8AT,实测百公里加速仅7.2秒。

对比同级别的,其2.0T220,峰值扭矩350牛米,符合同级别主流水平,但是和这台2.7T相比,没有可比性。而在车身尺寸方面,ST三围分别为4878/1925/1770mm,轴距为2850mm,而的三围为4890/1925/1720,为2790mm,在尺寸方面,可以说完全不占优势。

此外,新ST的顶配车型上至38.98万元,已经踏入了豪华车阵营,而这个级别中比较热门的车型,无外乎是宝马X3奥迪Q5L这些车。单从产品力来看,不论是尺寸还是动力,甚至是驾驶质感,和相比,ST丝毫不弱,在性能上更是占据绝对优势。




不过话说回来,豪华品牌毕竟是豪华品牌,对于追求品牌的消费者来说,大概率会选一台BBA或者其它挂着昂贵Logo的车型。但是对那些追求性能,又喜欢中型7座的消费者来说,ST是一个好选择。

ST想卖好也不简单!

对于近年来的状况,答答(微信公众号:答答买车)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感叹于世事变化无常——中国的汽车市场变化太过迅猛激烈,当年颇受欢迎的嘉年华,如今早已停产;多年的销冠福克斯也有力不从心之感。而,作为上一轮"1515"战略的豹尾,销量一度超过中大型的标杆

由于旗下产品销量表现是在太弱,在国内市场份额也是大不如前。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整个品牌在今年1-7月交付量刚刚超过12万辆,其中作为销量主力的长安福特前7月暴跌63%,远大于行业跌幅,可以说在华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了。

至于为何会这样,答答(微信公众号:答答买车)总结下来有两大因素,而这两大因素在新ST身上其实也能看到。




第一,对自身品牌力认知过高。这一点和PSA是何其相像,都是直接对标两田一众,自然下场凄惨。而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参考韩系自觉下调品牌定位,放下身段去和自主品牌争夺市场,4.99万元起的瑞纳,10.99万元起的ix35,终端售价卖到8W区间的领动,虽然回不去巅峰,但是解决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问题在ST身上也很明显。从价位来看,ST的售价在30万元的左右。而30万的价格完全可以买到国五之前的了。当然,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论性能,新ST确实相比同级对手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产品过于运动化和市场不同步也是当下的一大问题。




在中国一直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运动化的品牌,产品在底盘操控上转向手感等方面确实可圈可点,但这真的对得上中国消费者的胃口么?中国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只是外观运动,但动力操控压根要求不高,而内在空间和舒适性却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什么销量能超过,乃至马自达CX-8这类主打运动性能同级对手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然,不止以上两个原因,本身的问题很多,比如产品质量经常被人诟病;比如本土化程度太差,不考虑中国本土的需求,从1515计划到现在,除了福睿斯,完全没有任何一款车真正做到"倾听中国市场的声音",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做出本土化修改,又要说到新一代Escape了,连个加长都没有做就推向市场,自然也很难有好的预期了。

更重要的是,产品换代动作太慢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桎梏。竞争对手都中期改款甚至新一代上市好久了,自己还是原封不动,蒙迪欧莫不是如此,就连翼虎的换代产品Escape也丝毫没有改变,今年4月上海车展就已发布,到现在何时上市还是个没影的事情,就这样刚有的热度也消失殆尽了。

写在最后

当下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处境,丰田本田在2012年也曾遭遇过。车市本来就是风水轮流转。一方面,有时运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确实考验着车企对于消费者需求、对于未来风向的把握。如果未来能当把产品线理顺,外加合理的价格和定位,以的能力回到合资企业二线主流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