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独家解读:福克斯RS的四驱有何不同?

  第三代福克斯RS首次搭载了四驱系统,看来福特自己也意识到了上一代车型大马力前驱的设定的先天不足,虽然C1平台底子不错,但要以前驱的设定驯服超过300匹的动力,也绝非易事。上一代RS给人感觉就是有力没处使,最后还是干不过那些拥有四驱的小钢炮。



  车技君不禁也感叹,小钢炮发展了数十年,值从150匹开始慢慢增长,逐渐逼近了过去公认的前驱车上限250匹,涡轮增压的泛滥让如今的钢炮与那个205 GTI,思域TYPE-R称霸街头的时代渐行渐远,四驱系统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生代小钢炮的必须配置。第三代RS配置四驱系统也是迫于这样的压力,最终的量产版满足了车迷的期待,可谓众望所归。凭借全新的四驱系统,RS保住了RS蓝色军团的江湖地位。RS的工程师团队显然不会简单的把翼虎的那套四驱系统移植过来,那样也太对不起RS的名号了。RS甚至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漂移模式”,让RS能够显现出转向过度的特性,这在同级的四驱性能钢炮-----Golf R/RS3/A45 AMG身上是看不到的。



  毕竟RS是一台以横置前驱为平台基础“改装”而来的四驱车型,我们通常的认识来看,这类四驱系统最多可以把50%的动力分配给后轮,整车的动态表现依然会出现前驱车的一些特性,想要长距离的保持过度转向呈现的姿态是很困难的。



  上图是我们常见的横置四驱系统,其核心部件就是布置在后轴前方的来自瑞典瀚德(Haldex)的中央多片式离合器差速器。具体原理就是当轮速传感器检测到前后轮存在转速差的时候,电控执行机构就会将多片压死,此时前后轴的形成了“硬链接”,实现了前后轮扭力的1:1分配,因为多片作动的调整周期极短,所以厂商宣称前后轮的扭矩输出范围可以实现从100:0到50:50的调节。这套四驱系统也广泛用在城市SUV和基于前驱平台的四驱性能车型之上,代表车型就是途观/大众R36/高尔夫R等等。为什么的越野性能被人诟病,为什么高尔夫R/R36会呈现推头的趋势,跟瀚德四驱的工作特性和局限性分不开。



  RS的Drift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呢?RS特立独行的使用了一套更为复杂的电控四驱系统,其后轴最大可以分配到70%的扭矩,而且两个后轮的扭矩分配也可以实现主动控制,单侧后轮最大可以分配到100%的后轮扭矩,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来自发动机70%扭矩输出可以传送给单侧的后轮使用,这套四驱系统控制的自由度比瀚德的四驱强了不止一点点!



  RS的这套四驱系统供应商是英国GKN。RS之所以能够实现单侧后轮100%动力输出的核心就是被称为Twinster RDU(Rear Drive Unit)的后驱单元(也被称为RDM),而能够实现后轮分配70%扭矩的核心就是被称为PTU(Power Takeoff Unit)动力分离单元。



【PTU】



  上图为PTU解剖,前轴引入了齿形(红框所示,GKN提供伺服电机控制或液压控制两种版本的PTU,上图为伺服电机版本)以实现变速器与后传动轴之间的分离,与Haldex四驱系统对比,在四驱系统没有接通时,不再转动,从而提高了NVH性能,同时也降低了能量损失(比起瀚德的四驱,百公里油耗降低0.4L)。RS这具PTU为什么可将最多70%的扭矩分配至后呢?其秘密就在于空心的设计,跟三菱EVO的AYC,本田的SH-AWD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SH-AWD,可将最多100%扭矩传递至后


  EVO的主动后桥扭矩控制系统AYC,双层壳体就是动力实现“一进两出”的秘诀,也是攻破横置四驱的难题的解决之道,RS这套GKN四驱显然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话题回到RS,上图是位于后轴前方的RDU解剖图,右下方是输入动力的,左右是各自连接后轮的传动半轴(图中没有画出)。图中可以看到左右两侧在传动之前各有采用电磁多片,也就是每个后轮的动力输出是可以主动控制的,最终产生后轴左右车轮间的动力分配。比如左侧多片压死,右侧多片断开的情况下,左侧后轮将分配到100%来自后的扭矩,而右侧后轮将不获得扭矩。



  这样的四驱好处在哪呢?借助这两个电控多片式(红圈),RS在过弯时,可以往外侧后轮输送更多的扭矩,内侧后轮分配较少的扭矩,从而达成类似奥迪RS5这样搭载最新版torsen的quattro系统的扭矩转向性能。当然,RS这套四驱的前轮并不具备这样的扭矩分配能力,也就是其性能不及奥迪最新版quattro。这套系统被称为Dynamic Torque Vectoring,这也意味着RS虽然底盘构造与ST相似,但借助四驱,以及后轮内外侧扭矩差产生的额外转向扭矩,其转弯的极限速度是要高于前驱的ST,单凭这一点,RS就已经值回多出来的票价了不是吗?



  工程师团队为RS的后副车架加装了更多的强化拉杆,以提升后桥部位的局部刚性,毕竟这台车的后桥要承受住70%的传动扭矩。



  RS不仅引擎变得更大,其刹车系统,前后防倾杆,前后避震,前后弹簧都比ST来的更强更粗壮,RS的印记捍卫着家族的拉力荣誉。



  不仅弯道性能得到改善,RS的四驱系统也可以带来加速性能的提升,让来自野马的2.3T高增压引擎的强大扭矩全数通过四条235胎宽的米其林高性能胎传递至地面,让其加速最大G值达到了1个G,这可是前驱小钢炮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至于RS为什么能够像后驱车一样,其实也就是工程师利用GKN四驱系统的性能送给用户的一个彩蛋功能。驾驶者只需要激活模式,此时后轴将恒定获取70%的动力,在驾驶者转动方向盘转弯的同时,方向盘角度传感器获取了信号,此时RDU的电控多片式将主动切断转弯中的内侧后轮的动力输出,同时将70%的全部动力分配至外侧后轮,这时驾驶者只要勇敢的开大油门,将2.3T的扭矩全数输出,扭矩将轻易突破轮胎的抓地力,此时内侧由于重心转移也处于即将离地的状态,提供不了太多抓地力,这样车尾就轻易的甩起来了。驾驶者只需反打方向修正车头方向,就可以造就的姿态。别忘了此时前轮还有30%的扭矩输出,因此RS可以比纯粹后驱车更加安全的漂起来,不用担心车身角度过大横在弯道中。



  RS的模式显然不能加快过弯速度,也不能提升圈速,唯一目的就是Fun。得益于工程师和GKN的合作,这样一位普通的驾驶者也可以去怀念体会一下过去70年代拉力车手的过弯感觉了,比如车技君心中最经典的RS,那台已经远去的 Escort RS 1600。


  温馨提示:本文为‘CarTech车技’原创文章,转载请先通过Cartech车技授权,否则视为侵权;微信搜索“cartech911”可关注CarTech车技订阅号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