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东风A9、传祺GA8看国产C级车之路

中国人能造20万以上的车吗?当真的造出来,你会接受吗?自主车企这样的尝试是好高骛远还是必经之路?


C级车,即中大型车,或称作Executive,即行政级轿车,轴距一般2.7米至2.9米,典型代表有奥迪A6、宝马5系、奔驰E级等。国人有些印象的C级车除了豪华品牌的车型,还有丰田皇冠、别克林荫大道等,但在这一领域,国产车一直缺席(红旗H7那点可怜的存在感就不提了)。




实际上,好多年来,中国人连一台上得了台面的B级车都没有,直到去年吉利博瑞的横空出世才化解了这一尴尬,但也仅仅是博瑞一枝独秀。


而在上周,先后有两款中国品牌的C级车上市,分别是东风A9(定价17.97-21.97万元)和广汽传祺GA8(定价16.98-29.98万元),它们无论定位还是定价都比博瑞还高。那么问题来了,在低一个级别的B级车市场都还没有夯实基础的情况下,中国品牌在C级车市场对标皇冠、A6的冲高努力是否好高骛远?东风A9、传祺GA8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东风A9、传祺GA8这类车型的研发到底有没有价值和意义?







关键问题是,20多万买一台有面子的轿车,有多少人会选择国产车呢?而且还是定位更高端的C级车!


肯定有人会说,两款车都是用的小日本的爱信变速器,东风A9的发动机是PSA集团的,底盘用雪铁龙C5的,连外观内饰都几乎和C5的兄弟车标标致508一样……有啥值得尊重的?甚至有人会喷这些中国车企不思进取,没有核心技术突破、什么都是坐享现成的拿来主义,拿着国家经费投机取巧搞政绩工程……




说实话,我也不太看好这两台车会有太好的市场成绩,但我认为,这样的尝试不该看作唐吉可德,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尊重的。    

                           

但我想说的是,不管怎样,这样的造车都比那些打着“弯道超车”旗号的各路所谓的新能源车有诚意。就算动力总成,平台都不是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车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学到很多东西,获得很多提升,这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至于拿来主义的问题,我是这么看,一个球队主教练,是不是给你一流球星你就能带好队伍打好比赛呢?从中怎么量体裁衣确定技战术,怎么演练,包括怎么驾驭大牌球员,是不是需要本事呢?就如造车,给你和合资车企一样的动力总成,你就能造出好车吗?这其中怎么匹配、标定是不是也需要学问?就如爱信的变速箱为什么用在丰田车上就最完善顺滑?为什么ZF变速箱在宝马上就那么牛逼?这其中的过程是不是也能获得经验和提升造车技艺呢?


因为这是一台C级车,是车企的旗舰产品,很大程度上是车企的战略高地和形象名片,某种程度上甚至以艺术品的眼光来品评都不为过。一款C级车必然在外观设计的美感、内饰用料的考究、装配的做工细腻、操控质感的调校、隔音滤震的把控以及韵味格调的营造方面都需要更高的底蕴和工艺水准,甚至还需要一些情怀。


所以在研发、制造过程中,用料的选择、装配工艺的把关是不一样的,操控质感的调校、NVH的把控,还有外观内饰的设计,高级氛围的营造,还有各种测试花费的精力和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是一台定位高级的车,它不能粗糙简陋,赶鸭子上架一般拿出来,十来万凑热闹的车倒也罢了,你敢卖20好几万还是得有点真功夫,不然会打脸的。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


还有,除了产品,购买10万元和20多万车子的消费者肯定不是一个路子,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经销商硬软件档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都需要相应的提升。比如东风A9会采用店中店的形式来销售,购车时还会有1个小时的陪同试驾讲解,售后提供5年质保。还有销售人员的选拔培训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店里的沙发、茶点肯定也不能一样……而这些账面数据和配置单上难以体现的“软实力”,正是目前中国车企所欠缺的,也是需要学习的。这也是品牌力的积累和擢升了。


中国汽车产业要想寻求更长远发展并逐步缩小与世界列强的差距,那就得扎实提升内功,造出拿得出手的B级车甚至C级车。连尝试都不敢,那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哪怕之前推出的产品不够完善,遭遇失败,这也是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学到东西,才能进阶。吃到第十个饺子时你吃饱了,不能说前面三个饺子没有功劳。


其实以前我也想当然地轻视中国品牌的B级车和C级车,甚至悲观地觉得中国人造15万以上的好车都难,但在体验过观致3(这是A级车)、吉利博瑞和东风A9之后,它们的用料、做工、车内异味控制、行驶品质和NVH都给我惊喜和信心。再看到刚上市的传祺GA8外观、内饰的实拍,我也觉得这是款原创度高同时有真材实料的产品。


比如说现在,如果十七八万的预算买B级车,合资产品只能买到雅阁、帕萨特等车型的低配版,但我会选择整体质感不比它们差,同时配置和价格更厚道的博瑞。我当然希望之后在C级车领域,也能有这样的国产车出现。





咱们不谈情怀,说实际的,对所有消费者来说,哪怕你不认可它们,也该承认,它们的出现很可能对价位重叠合资车型的影响,比如合资车型同价位的配置也许会增加,或者溢价会拉低,最终获益的不还是消费者吗?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