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传动系统疲劳寿命试验(三)

声明:本文为作者臭皮匠试验室(同微信号)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导语:本文是《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传动系统疲劳寿命试验》系列文章第(三)部分,在(一)中我们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以及等效原则,分析了整车路谱与统疲劳寿命的等效关系;在(二)中我们对 GB/T 29307(驱动电机系统)和QC/T 1022(减速器)中疲劳耐久寿命的标准要求进行了介绍和量化分析 ,发现现有标准均未能反映整车真实耐久可靠性要求。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我们从正向设计角度,解答"三合一统的疲劳寿命试验如何定义"?的问题。

关于统疲劳耐久试验,按以下逻辑,分三部分展开探讨:

一、整车寿命与统疲劳寿命的等效关系;

二、现有标准能否满足考核要求;

三、三合一电驱动统疲劳寿命试验如何定义?

本文是对第三部分的解读。

三、三合一电驱动传动系统疲劳寿命试验如何定义?

01、循环周期和工况的确定

依据整车路谱,借助cruise仿真软件,输出三合一电驱系统的时间-车速-扭矩的关系曲线(含能量回收),计算流程参考某论文图1所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多档位电驱系统,还需根据整车工况,制定 控制策略。然后,进行实 车采集或仿真,将转速扭矩等效折算与平衡从而得到加强的载荷谱,可使用 公式:

计算单个循环的损伤,依据6.6万里程数锁定电驱系统输出端累积损伤,并以目标整车参数为蓝本,车重按照50%最大载荷,40%中等载荷,10%空载,平均车速45Km/h连续行驶32万公里,做计算累积损伤对标。

图1 电驱系统总成累计损伤折算方法获得载荷谱流程图

02、温度在可靠性工况中的制定

温度是影响产品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电气元件和橡胶件加速老化、衰减、退磁、泄露等,也可以使齿轮、轴承等零件加速胶合、点蚀、漏脂,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依据电机的散热能力,确保试验循环中零件的最高温度点低于磁钢许可温度上限,增加循环水温度考核,使 覆盖整个可靠性循环工况。

03、性能衰减评价标准的定义

一般按照5%-10%的衰减度作为考核要求。

04、转速的制定

三合一电驱系统配备了高转速电机,齿面相对滑动需要减小;较高转速下,动态响应增大,增加了齿轮箱的载荷,需要在可靠性试验中验证;轴承和油封的同样尺寸,线速度增大,发热量增大,失效风险增大,需要在持续高速工况下考核,高转速下,齿轮发生胶合的风险增大,需要在高速可靠性试验中得以验证。

05、衍生的耐久循环工况

基于01部分折算输出端累积损伤度、转速占比后,借用多档变速器输出端损伤经验,在一个小循环内50公里以下损伤占比40-50%,100公里以上部分损伤占比20%-25%,基于原可靠性循环工况,衍生出图2所示的适应于三合一电驱系统的可靠性循环工况。

图2 衍生循环工况

到此,关于 "三合一统的疲劳寿命试验的定义"的解读基本结束。简单总结下, 通过三篇文章,我们解答了以下问题:

1)我们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以及等效原则,分析了整车路谱与统疲劳寿命的等效关系。

2) 我们对GB/T29307(驱动电机系统)和QC/T1022(减速器)中疲劳耐久寿命的标准要求进行了介绍和量化分析,现有标准 均未能反映整车真实耐久可靠性要求。

3) 我们 针对现行标准的局限性,定义了试验温度要求和性能衰减评判指标,并结合项目应用状况,衍生出适应于本项目的可靠性循环工况,使三合一电驱系统的验证更为合理和完善。

写在最后:

关于本文01中提到的"循环工况和周期的确定",由于第一部分已经做了详细阐述,本部分不再展开,只做简单介绍;正向设计时候,我们记住一个原则:根据不同零件的失效机制,找到最容易失效的那一个,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啦。

这里做个预告, 年底前会对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可靠性试验的整体脉络做个总结,也算是逼自己一把,先上了梁山再说...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