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因空间大就买SUV?别傻了,试驾沃尔沃V90CC

跨界旅行车,国内最叫好不叫座的车型,小众、“情怀”的中的一个分支,但却是我认为最适合家用、适合旅行的车型。

他们普遍基于行政级平台打造,无论驾乘空间、豪华感、舒适性还是科技装备都是B级SUV无法比拟的;的造型兼具实用的储物功能;加高车身和四驱系统的加入,让TA在保持操控性的同时又兼具一定的越野能力和通过性。

而今天的主角沃尔沃V90 CC就是这样一台,真正具有旅行功能的豪华中大型跨界

硬朗外观,野味十足

咱们先从外观聊起,这一代沃尔沃90系的家族语言,以及V90 CC造型,本就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车型。身边大多数朋友也都“公认”:TA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帅的车款,没有之一。

车头耀眼的“雷神之锤”前大灯保持了XC90和S90的家族特征,Cross Country 跨界旅行的身份,使得TA更像XC90和S90的结合体。保险杠中部的银色造型仿佛两颗獠牙,让原本“绅士”的S90/V90增添一分霸气,一分野性。

侧面造型,对于关注V90/型的朋友来说,就再熟悉不过,没错这就是一台加高之后饱含越野跨界气息的V90。

怀疑TA的越野能力?整车高度相比普通行政级轿车及均有所提高,最大离地间隙:210mm,接近角18.9度,离去角20.7度,涉水深度300mm。

相比B级中型 XC60的230mm,22度,27度;GLC的190mm,21.3度,21.7度;Q5的200mm,25度,26度;NX300的170mm,29度,25度。已经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黑色的车侧饰条以及高配车型标配的19寸轮毂,运动气息与野味十足。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的“Allroad”么?确实这类跨界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包括奥迪的A4 / A6 Allroad,大众的Alltrack,奔驰的E-Class All-Terrain and etc。

但如果真要认祖归宗,还真就得从说起,因为这类车型的鼻祖其实是1997年推出的V70 XC。

来到V90 CC的尾部,这可能是欣赏V90 / V90 CC最美的角度。的大屁股,再加上“镰刀”型的尾灯,美艳动人。

我猜一定是先设计了旅行版再去设计轿车车型,因为相比V90 CC的设计,最畅销的S90的尾部简直太“糊弄”。

银色排气尾唇上方的亚光黑色护板中间印刻的CROSS COUNTRY,仿佛告诉后车:我可不是一台买菜用的,真要爬个山丘走个陡坡对我来说也只是小菜一碟。

优雅内饰与丰富的科技配置

TA可能没有E Class豪华,没有宝马新5系舒适,但简约时尚的北欧风,同样可以营造出出色的质感。

无处不在的真皮包裹,真皮缝线,实木饰板,高配车型上的Nappa真皮座椅,手感更是如婴儿般细滑,这一点与国内在售的进口以及合资车型相比均属上乘。

功能与配置方面:具有可伸缩腿托、通风、加热、按摩的座椅,液晶仪表盘,多功能方向盘,抬头显示,以及业界最出色的主动、被动安全配置

特别是这套宝华伟健的音响更是惊艳到我,无论是演播厅、独立舞台还是哥德堡音乐厅模式,用不着什么无损音乐,即使是听调频广播,对于一对“木耳”的我,与普通音响之间的差距也都显而易见。

国内市场上同样动力总成的进口和国产合资行政级轿车已然价格不菲,但这辆V90 CC作为原装进口跨界,又具有如此配置,个人认为这个定价实属良心。

系统及UI方面,我必须承认,这套UI系统的学习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当你学会了这整套逻辑,用起来还是相当方便的,而且系统流畅度相当高。

千万别和我比空间

空间,绝对是V90CC的强项,得益于横置发动机布局以及前排座椅的优化,V90 CC虽然是基于标准轴距行政级轿车开发,但前、后排驾乘空间却优于几乎所有标准行政级轿车。

以1.77米的我为例,前排头部一拳空间,后排头部一拳、腿部两拳有余,同样标准的E-Class、XF、A6 Allroad腿部空间均“仅有”一拳四指左右。

但缺点是后排座椅对腿部的支撑不够充分,大腿将近一半处于悬空,如果座椅高度和长度再优化些,那就完美了。

后备箱更是V90CC的强项,长1080mm/宽1060mm/高700MM/放倒后2090mm,723L的后备箱空间,当后排座椅折叠后,后备箱容积增加到最大1,526L,这个数据仅垂直高度略低于同级,但如果对比中级,几乎完胜!

整体驾乘感受属优秀

动力总成“依旧”是Drive-ET5 4缸涡轮增压,搭配爱信8AT自动变速箱这套当家总成,最高功率254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0-100公里/时加速时间7.4秒,采用横置布局。整体动力表现与业界顶级的BBA 2.0T高版本保持在相同水准。

驱动形式,搭配一套智能全时四驱系统,前后轴动力分配范围为95:5至50:50之间,支持节能模式、舒适模式、运动模式、个性化模式、越野模式五种驾驶模式,除越野模式可以自动打开陡坡缓降功能外,节能模式、舒适模式、运动模式包括转向力度、变速箱换挡速度、刹车和油门力度、避震软硬都有一定区别。

正常驾驶条件下,换挡较为平顺,但每当深踩油门时,涡轮迟滞以及换挡带来的迟钝还是相当明显,深踩或全油门时会出现大约1-1.5秒的思考人生时间。

调整到运动模式后,这个状况相对缓解,但依旧明显。其实这款在很多日系、德系中高端车型上也有不错的表现,比如雷克萨斯UKL平台、大众途锐等,所以期待未来对这套的进一步优化。

对于一部2吨多的跨界旅行轿车,38.5米内实现100-0公里/时刹停,整体表现相当出色,但前段部分空行程的设定需要驾驶员花一定时间来适应。

前双叉臂后带叶片弹簧的多连杆铝制整体桥结构,底盘整体感受与采用常规多结构车型并无太大差异,整体调教相比同级轿车、属于偏硬的设定,舒适性一般。但整体操控性相当不错,特别是对侧倾的抑制做的相当到位。如果你是个操控控,那么这套设定就再适合你不过了。

V90 CC采用的这套四驱系统为第五代Haldex具有多片离合限滑差速器系统,正常情况下前后轴动力分配范围为95:5,并根据路面情况最多把50%的动力分配给后轴,并通过电子系统控制四个车轮的打滑,完全可以满足城市、非铺装、以及轻度越野的需求。

同级别最大离地间隙:210mm,18.9度,20.7度,涉水深度300mm,通过性基本不需要担心,没事儿撒个小野也不在话下。

NVH方面:整体表现出众,原装进口品质,车厢内无论静止还是高速行驶均无任何异响;前后车门都标配了双层隔音玻璃,高速行驶时可以很好的抑制风噪,但路噪和防火墙前方噪声的抑制效果有限。

与此同时,CC,配备了工作范围可在4~200公里/小时的City Safety增强版城市安全系统,可避免车与车碰撞的最高相对速度50公里/小时;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大型动物识别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盲点信息系统、交叉路口自动等主动安全系统的加入,其丰富和实用程度,属行业最高水准。

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

动力总成调教方面,确实与BBA等德系大厂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深踩油门,或者特殊工况下的动力迟滞与顿挫。

关于防眩目后视镜。 “欧标”取向的 CC,左右都具备防眩目功能,还是极好的。但夜间防眩目的效果太“显著”,还是比较影响驾驶员视野的。但V90 CC上竟然没有找到防眩目关闭的选项,这一点还是比较崩溃。

虚拟换挡机构的缺失。几乎所有豪华品牌包括林肯、卡迪拉克在内都换上了电子排挡,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本就在R-Design版本XC90上配备了电子排挡杆,如果能普及到所有90甚至今后的60系列,就更棒了。

360度环影,虽说在同级中已属上乘,只能说新车型这方面做得太出色。

选跨界还是

在这个价格区间,必须承认,是豪华品牌中型/B级平台的天下,必须承认有更好的离地间隔,以及离地角。

但是扪心自问,这类车主又有多少人,多大频率会去走非铺装路面,会爬山涉水?我敢说,凤毛麟角。而且如果这些车主那么喜欢去越野的话,即使主流中大型恐怕都不一定能胜任。

但B级车型即使售价接近甚至超越C级行政级轿车,其无论空间、用料、行驶品质也都无法与C级别产品相提并论,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能认同。那么花相同或者稍稍高出B级价格的钱,去买一台空间更大、驾乘感受更佳、通过性又不差,原装进口,而且比“烂大街”的更拉风的跨界,难道不是个更好的选择吗?

写在最后

必须承认,在国内,被更多的冠以“情怀”的名头。但在大行其道的今天,其实 Cross Country / 跨界,可能是更适合家用的选择。

接近国产合资豪华品牌B级的售价,却能获得C级 / 行政级的驾乘品质,以及几乎不输B级的越野通过性,而V90 CC原装进口的身份、精湛的做工和用料更是大多数合资豪华品牌无法比拟的。

CC,可能并不完美,但却足够惊艳。去体验一番,可能TA便成为你下一台座驾的不二之选。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