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上天了?小鹏1024搞噱头,还是为汽车行业画出预想图?

  • 作者: 叁趣
  • 2021-10-25 22:58
  • 631

小鹏汽车在10月24日这天举办了第三届「1024科技日」。相比过往两届,我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更「破圈」的讨论。

一方面说明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科技日现场提出的飞行汽车、智能机器马等产品形态,本身也极具话题性。关于这些对未来出行的探索,虽然尽可能地做出了详尽的解释,但仍留下不少的疑问,甚至争议。

1024科技日现场,最吸睛的产品便是这台「飞行汽车」。

△ 何小鹏说飞行汽车将在2024年实现量产

注意到,在这台飞行汽车前加上了好几个形容词:「能飞好开」、「起降便利」、「足够安全」…不过这依旧没有打消网友甚至是业内人士的顾虑。尤其当何小鹏介绍了飞行汽车的一些推进计划后,比如「目标会在2024年实现量产」;「价格会在100万之内等等」…甚至很多人直接将把这些技术称之为「营销噱头」,把科技日说成了「吹牛大会」、「概念大会」等等。

政策允许吗?足够安全吗?驾驶门槛太高了吧?如何实现飞行和陆行的结合?……

其实在科技日当天,已通过第六代飞行汽车的设计版,尽量给大众做出了足够详尽的技术解释:在安全方面,通过环境感知系统,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同时也提到了希望能在「未来社会与法规的不断推动与帮助下」,让飞行汽车的到来不再遥远;也尽可能利用技术语言和视频对场景切换、设计、操作等等方面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解释。

△ 第六代飞行汽车的设计版图片

不过商业就是这样。任何新物种出现时,尤其是在产品落地、量产且大面积普及之前,即便再多的解释都会引发更多的讨论和争议。

对科技企业和产品背后的设计师来说,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一步步的推动计划并实现它,将这些产品一步步融入日常生活。

不知道飞行汽车的到来到底会有多久,这期间是否会有更多的变数?不过在我看来,这也是科技的最大意义所在:通过日积月累的迭代,将很多的不可能、不敢想的计划逐一产品化,并融入生活当中。

在科技日现场勾勒的这幅汽车预想图看上去有些天马行空。会后,跟不少行业内的人交流,很多人认为的标签不再单一化。不过在我看来,虽然产品形态看似越来越多,在这些技术语言的背后,其实能看出做的事情其实都仅仅是一件事:满足人的多种需求。

在智能机器马出来时,在叁趣视频号发过一条视频。

我的核心观点是:类似机器马等「暖科技」的智能机器人将很有可能迎来一波机会;同时不管是路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是天上飞的,硬件方面都是靠电池、电机驱动,而软件靠人工智能技术。当两方面足够成熟时,形态将不再重要,只要满足人们更美好需求才是更重要的。

△ 智能机器人的复杂程度要超过无人驾驶

这就好像,我们看到苹果可以用iPod将一千首歌装进口袋,也可以用iPad实现生产力的提升,更可以用iPhone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智能生活一样…现在做的,同样希望在「主动式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利用科技的手段去满足人们的更深层、更美好的需求。

「主动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何小鹏在1024科技日现场提出来的,他将智能机器人称之为开启该时代的标志性产品。他以机器马为例,进行了逐一列举:采用360度周身摄像头模组 + 激光雷达组成的感知系统,可识别更多物体种类;采用移动声场建模技术,实现「跨房间自由声场定位」,同时识别多达上百种物体……

△ 机器马的落地场景

至于这事最终能不能成,甚至这事最终做成的是不是,不得而知。但这可能是也是所有产品经理、程序员都会有的梦想罢了。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不对?

在科技日当天,除了「仰望星空」外,其实更多展示出了「脚踏实地」的一面。比如:为了解决更多鹏友的补能焦虑,发布了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 800V 高压 SiC 平台、首个量产铺设的480kW高压超充桩以及自研储能充电技术;城市NGP将于2022年上半年首批城市部分道路开放…

这些在眼中,或许不及飞行汽车等吸引眼球。不过某种程度也算是一种认知偏差。很多时候人们总以为从0到1更难,但有时人们却忽略了从1到100的难度。

以城市NGP为例,广州的城市复杂路况已经极具挑战性。当然暂时我们还没测试,这个要在试驾后进行详细了解。

△ 城市NGP真实体验如何?

不过面对大家的种种疑问,相信问题往往都是伴随着解决方案来的。在我看来,商业的意义从不在于提出最完美的实现方案,而是尽可能找到最优化和最平衡的解决方案,不断优化这种方案,让最终的产品趋向于完美。

以上。

想起去年1024时,发起了一项挑战:从广州出发一路北上并抵达北京,全程超过2,000公里。其实日常生活中,真正这样驾驶的人并不多,但是这就像何小鹏说的:「这个挑战,足以验证NGP的表现与成果,让大家看看我们到底有没有吹牛。」

第三届的1024科技日结束了,到底有没有吹牛?接下来,就看程序员们的了。这个过程,程序员需要打怪升级,也需要科技品牌不断「立flag、实现flag、再立flag」的迭代和进化。当一个个新物种、一个个技术都逐一实现后,就会一扫之前的好奇和疑问,并发出感叹: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或许,这就是属于程序员的浪漫吧,也是商业和科技最有魅力的地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