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转型科技型车企 北汽蓝谷没有撤退可言!

全新的电动平台集成度更高、性能更优越,且智能化水平更高、里程更长、重量更轻。我们熟知的L2.5智能驾驶,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高阶车型才具备的功能,该平台架构下的产品理论上均可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与吉利浩瀚智能进化平台、长城柠檬平台等自主品牌纯电平台不同,BE21平台不仅在国内名声大噪,还在海外扬名了一把,成为了世界级的开源平台。

2021年1月14日,北汽蓝谷就其基于BE21平台所开发的极狐阿尔法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以约为1.92亿人民币的许可费授权给斯太尔美国。2月2日,BE21平台架构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以固定价款5000万欧元再次授权美国。

作为国内首次平台技术输出到汽车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BE21平台可以说让北汽蓝谷乃至整个中国纯电车企都扬眉吐气了一把,这种通过共享平台以技术服务进行盈利的模式也极具开创性,为今后中国厂商技术出海打开了道路。

开放“朋友圈” 夯实ICT技术能力

对于当今车企而言,打造全新纯电平台,与旧式燃油车架构做出切割还只是迈向电气化和智能化未来的第一步。想要最终实现向上突围,则需要引入来自智能网联全新赛道的力量,以各项ICT、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产品进行加持与赋能。

但是,智能网联赛道不同于一般的造车赛道,这涉及巨额资金、时间成本、实验室建设、专业人才招聘、核心团队搭建等,一旦出现偏差,则可能会错失市场先机,对企业造成不可逆的致命影响。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车企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能成事,唯有打造核心朋友圈,联合各个环节的领军企业,才有可能成功突围。

今年以来,吉利与百度抱团造车、“长安&宁德时代&华为”共创新品牌“阿维塔”、联想与吉麦新能源成立“5G智能生态联合创新实验室”......种种迹象都表明,与ICT企业联合造车俨然成为一股大势所趋的发展气候。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先驱”的北汽蓝谷,很早就洞察到了车企+ICT产业协同商业逻辑背后的价值,不仅先人一步抢占朋友圈C位,还在此后的数年中不断加码合作,“小伙伴”愈来愈多,成果也愈来愈丰硕。

据了解,早在2017年,北汽蓝谷就与ICT领域领军企业华为开展了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2019年,双方正式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2021年,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再深化,建立“互为优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渠道共享,并在联合开发、测试和验证方面深度交融。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现场,极狐高调宣布:未来全系列车型都将支持华为鸿蒙OS系统,并推出华为HI版车型。这一重磅新闻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也是极狐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体现。不难想象,未来的极狐在这样的紧密合作关系下,将开展产品定位、品牌塑造、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的立体矩阵式打法,类似于全系HI化这样的“惊喜官宣”还会继续。

当然,大有来头的“小伙伴”不止华为一家,北汽蓝谷近年来还与百度在共享无人车平台技术上有深入合作。10月28日上午举办的百度“Apollo Day”首场技术开放日上, Moon极狐版首次开放试乘。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监徐宝强表示: Moon将和北汽极狐等国产新能源车企品牌合作推出三款车型。

据介绍, Moon属于百度发布的第五代全无人驾驶车型,极狐版本在阿尔法T车型上搭载百度激光雷达方案,并做到了四门锁独立控制、车顶外屏车辆状态显示、后排乘客安全带提醒、语音交互、APP控制空调车窗、智能车门等功能创新。此外,该车型整体成本下探至了48万元,为业内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生态圈不断扩大,合作造车相继开花结果,让北汽蓝谷的科技转型之路更加坚定踏实,也为北汽蓝谷重回新能源造车第一梯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次成功的深蹲起跳,需要长远的目光,更需要前期的坚持和不断积累。改革转型也许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期许的回报,但一旦时机成熟,前景则不可限量。拥有扎实的纯电平台技术架构、完善的ICT技术联合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出口,北汽蓝谷找到了方向,接下来就看其能否以持续的更好表现来证明自身的实力,在市场这个大“竞技场”中崭露头角。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