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看够了吉利收购戴姆勒的噱头,有谁注意其更深背后

要说这几天话题最火热的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吉利入股收购了戴姆勒公司。

不是很了解的人,可能会问,是个什么公司,很牛吗?

小编只想说,牛是必定牛的,它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梅赛德斯-轻型载重车和金融服务等四大业务单元。如果你不是很清楚,那肯定熟悉了,就是母公司了。

所以,可以想象,中国品牌-母公司给入股收购,成为其最大股东……这在行业,甚至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都是有着非一般意义和震撼的。

也可能未来买来的车后尾,会是这种牛哄哄的造型了

从吉利购戴姆勒看,中国品牌入国际市场不是大腿问题而是范本典型

在最初的传闻中,还是拟收购5%左右的股份,尘埃落定之时,数字陡然翻了近一倍,至此,集团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一石激起千层浪,相比早先18亿美元全资收购沃尔沃,以及12亿人民币收购宝腾等动作,此番运作无论在姿态还是引发的震动上,都远超以往。有媒体以三个“第一”进行了概括,即中国第一大乘用车企业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商的第一大股东。

从吉利购戴姆勒看,中国品牌入国际市场不是大腿问题而是范本典型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此次入股?观点已经很多,但笔者仍有两点要说。

本次收购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母公司作为主角之一,恐怕是引发巨大关注的重要原因。作为工业极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品牌,相比江淮+大众众泰+福特的合作,+的合作效应和效果无疑更具看点。据此,有些人不免有“抱上了大腿”的想法,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吉利购戴姆勒看,中国品牌入国际市场不是大腿问题而是范本典型

在商言商,在这笔中国对海外整车的最大投资中,如果不是双赢的条件和结果,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相关知情人的披露中我们知道,热衷于获得公司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并希望在武汉建立电动车合资工厂,才极力推动这一收购;而则能在合作中规模量产所需的配件,同时通过的介入,优化其内部结构转型,由家族化管理转变为现代化的控股公司。

在新能源——双积分的政策背景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压力都非常巨大,而通过结盟方式实现转变,这几乎也是目前车企们普遍的认知和作为。这一点上,合作的出发点与的合作别无二致。区别在于,强者总是互相吸引,,一个是中国最强企,一个是世界最大制造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合作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但是,跳出就事论事的拘囿,笔者更愿意将的合作,与早先收购集团等一系列动作等同看待。在全球化战略背景下,已经成功完成一个又一个令人拍案叫好的并购,这些并购不只助力某些阶段性任务的实现,更成为迈向终极目标必不可少的拼图,共同推动了抵达更高目标的脚步。正如李书福强调的,全球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企业必须拥有危机意识,寻找协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可以说,入股,不是谁抱谁大腿,正如收购、飞行,此次,只是在自身全球化的前行道路上,找到了一个更好、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从吉利购戴姆勒看,中国品牌入国际市场不是大腿问题而是范本典型

很显然,入股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圈内,蔓延到了全社会。在很多国人看来,入股母公司几乎是一个要奔走相告的大新闻,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次重大成功。那么,为什么这次的成功就能引发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和广泛共鸣?

事实上,自2016年底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就受到了国家的严格监管,典型的事件就是2017年监管部门对万达、海航、复兴和安邦的一次公开点名。国内举债,国外并购,过高的杠杆是监管层和各相关方对海外并购的普遍担忧。回到本次入股事件上,对于入股的90亿美元资金,对外公开表示,收购资金是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他强调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整个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完成,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入股行为。

从吉利购戴姆勒看,中国品牌入国际市场不是大腿问题而是范本典型

需要注意的是,入股的成功和巨大影响力,不仅仅资本运作的合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对实业的支持,以及国民对中国经济硬实力强大的强烈归属感。2017年,成为中国最强企,营业额达2700亿,利润超百亿,无论是实力还是地位,都足够代表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彰显中国制造实力和民族自信心。此次,入股的顺利完成,正表明了国家对收购海外实业的支持,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鼓励。国家一再强调的“空谈误国,实业兴邦”,在本次案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国民也正是在此次事件中,看到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强大实力和决心。可以说,此次操作,为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命题,提供了一次近乎标准的范式。

从吉利购戴姆勒看,中国品牌入国际市场不是大腿问题而是范本典型

自入股消息公布以来,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国内的发展,还是海外并购的自我壮大,一直稳扎稳打、有条不紊。显然,到目前为止,入股已经和当初全资收购一样,成为经典的商业案例,而对于后续的效应和成果,我们能做的就是目不转睛,保持高度关注。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