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新能源更是开进欧洲,但真的稳了吗?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出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如果说以前主要是面向亚非拉和东欧等发展中国家,这两年则开始试水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比亚迪领克红旗蔚来等进入欧洲,进入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等。

从数据上看,中国汽车出口也是节节攀升。根据乘联会统计,7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为22.6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9%。算上上半年的133万辆,1-7月已达155.6万辆,权威机构预测,今年全年可达240万辆。



2021年,乘联会统计中国汽车出口量为213.8万辆,相对于2020年的106万辆实现翻倍,这也是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仅次于日本的382万辆和德国的230万辆排名第三。而今年,则有望超过德国排名第二位。


当然,考虑到国际大厂都是全球生产,所以中国汽车制造业还相差甚远,并且出口的数据中也包括部分国外的合资和独资品牌,比如特斯拉就占据不小的份额,对此要有清醒认识。那么,现在中国汽车出口处于什么水平呢?


谁是出口的主力?


首先看一看,在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中,哪些企业做的贡献大?下面就以今年7月数据为参考。


中国企业自然是出口的主力,据统计,在7月出口的22.6万辆中,中国品牌出口达到17.2万辆,同比增长86%。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上汽乘用车98,000辆,奇瑞汽车50,614辆,长安汽车20,833辆,长城汽车14,710辆和吉利汽车13,167辆。


另外,汽车也达到了4026辆,目前刚刚起步不久,并且主打纯电动车,价格也相对较贵。



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主要还是发展中国家,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目前月出口量已经达到5万以上。据称,今年海外已经累积了几万辆订单等待交付,导致中国市场交车也很慢,甚至因此失去了不少订单。


而在欧洲发达国家市场,销量最高的当属上汽MG,主打车型为MG ZS和HS。毕竟MG是英国品牌,被上汽收购,现在返销欧洲,品牌影响力还在。


据统计,2021年MG在欧售出5.4万辆,同比增长114.29%。今年一季度销量达到21,048辆,同比增长近3倍。上汽预计,今欧洲将成为上汽首个10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而国外品牌出口,大家首先会想到上海工厂很大一部分产能是专供欧洲市场的,7月的量是19,756辆。


很多人不熟悉的是,上汽通用也是出口大户,包括雪佛兰科鲁泽科沃兹创酷探界者以及别克昂科威S等车型,销往北美、中美、南美、非洲、亚洲的多个市场。上汽通用出口从2001年就开始了,到今年7月18日,累计整车出口量已经突破100万辆。



新能源车能否上位?


从目前的销量看,燃油车仍是出口主力。自主品牌中,除了国内生产直接出口,一些销量好的品牌还在当地建CKD工厂,比如:就在伊朗、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埃及、马来西亚、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都有工厂。


目前,汽车在海外拥有16家生产基地。还有更进一步,在俄罗斯建立的图拉工厂,是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独资整车制造工厂,也是中国汽车在海外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厂。当然也有的车企借船出海,比如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宝腾,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众所周知,在燃油车领域,中国汽车正式起步较晚,国际汽车大厂早就布局完成,所以留给中国车企的空间并不大,尤其是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更是难上加难,目前除了上汽通用MG小有斩获外,像吉利与沃尔沃联手打造的,在欧洲销量也不高。


但是,新能源时代提供了新的可能。从7月出口数据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9万辆,除了的约2万,自主品牌还有约2.9万辆,主要有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3,413辆,东风易捷特出口6103辆,汽车4026辆等,以及多家月销量1千以内的品牌。



虽然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渠道和资源的限制,出口并不会顺利,除了上汽拥有MG的渠道和品牌优势表现不错,包括也处于尝试阶段。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高端产品开始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包括的高价车型,并且有一定的销量,对于中国制造形象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所以,中国品牌能否借新能源的时代红利打入发达国家市场,进而杀入世界汽车一线阵营,目前还很难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产品力始终是根基,比如在挪威市场,7月电动车销量榜上,唐就以229辆位居第五,排名在大众ID.5之上。(见下图)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产品力的优势会进一步放大,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会逐渐释放。



写在最后


综合分析,中国汽车出口大涨,确实是中国汽车制造水平的提升的反映,但是在国际汽车产业大格局上看,仍处于非常弱势地位。所以,主战场很长时间内仍是国内,这也加剧了“内卷”的程度。


燃油车仍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主要市场仍将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达国家市场除了合资公司返销和类似MG品牌的回归,中国本土品牌还是以小批量试水为主,比如:哈弗在澳大利亚,在欧洲,在日本等。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在国内市场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在国外市场,仍占出口量的一半左右,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走出去,单个企业的量并不大。目前看,的潜力不错,毕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名气,产品和技术实力也确实很强。


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中国车企众多,不能把国内的内卷带到海外,要打价值战不能打价格战,谨防当年因自相残杀导致的“中国摩托车兵败东南亚”的事情重演。同时,拼价值也可以避免刺激当地政府和企业,目前国产手机行业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麻烦,也证实了靠低价走量抢市场得不偿失。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