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添加图片
改装,其中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莫过于避震的改装。气动,套装,绞牙。不同瓷儿们都在说自己的东西好。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好自己为何要买?不打脸吗?
辣么,究竟什么样的避震是适合自己的?
首先,要知道,同样都是绞牙避震也是分好几个等级的。包括:入门级、进阶、竞赛级,或者街道版、赛道版。有些避震甚至还有拉力版,柏油拉力版,雪地版等等众多选择。虽然这些避震看上去差不多,但其实,避震的内部设计以及其使用的避震油、油封、油孔等设计都是有不同的,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厂家们的设计初衷。有很多车主用的而避震都很高级,动不动就KW V3啊B16啊等等,但是往往最初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样的调教适合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商家也不会为这类消费者重点进行定制化的调教,最后很有可能还跑不过运动车型的原厂避震呢
硬就是好?硬就是强?低就更NB?在很多年前,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更低的车身带来更低的重心,要不,怎么赛车都那么低呢。但是其实赛用,要根据不同赛场的情况进行精密调校,并不能等同于大多数人日用的环境,所以如果上了日常颠簸的路面,更硬的悬挂不一定会带来操控的提升,相反还会下降不少。因为硬,没有吸收,也就不能很好的吸收,反而会降低轮胎的抓地极限。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真的是越硬越好,那么极限赛车装上四根铁棍,岂不是最理想?
关于高低软硬可调。很多商家在售卖自家产品时,往往会宣传,36段可调,32段可调等等。不过话说,谁没事总调整它呢。
其实深度说来,避震器大概分为1way、2way、4way这几种。1way,回弹阻尼可调。我们日常用的大多数性价比出色的避震器都属于这种范畴。2way,回弹阻尼,压缩阻尼均可调,多了一种调整方式,意味着多了很多种可能的组合形式,这会儿新手不免就有些凌乱了。避震器并不是简单地软硬,也是从这个阶层开始对避震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4way,低速压缩,低速回弹,高速压缩,高速回弹可调。在这里,已经超出了个人可以搞定的范畴,需要长时间多频率的试车,调整,才能将车辆调至最佳状态。
另外,绞牙避震安装时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筒簧分离的避震器安装方式和筒簧在一起的避震器不同,预压的调整等等,也需要特别注意。当然,每一种不同品牌的避震器都会有详尽的说明,需要在安装之前做一番功课才是。
汽车麻辣烫,情怀,玩家,都在这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