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地平线,能够不负「众」望吗?

10 月 13 日,地平线宣布与大众旗下软件公司 CARIAD 成立合资子公司。

先看合作官宣文案中的重点内容:

大众汽车集团持续加强「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能力,加快创新节奏,促进技术本土化,并进一步聚焦中国消费者需求

CARIAD 将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并控股,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 24 亿欧元,该交易预计在 2023 年上半年完成

CARIAD 将携手地平线开发领先的、高度优化的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单颗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为集团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提供可扩展的、高性价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段官宣文案值得解读的点很多,我们着重看最后一段,CARIAD 与地平线的合资公司主要的研发方向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另外目标车型主要是集团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这也印证了开头的「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策略。

CARIAD 是什么公司

CARIAD 是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由集团前 CEO 迪斯牵头组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集团旗下所有品牌车型研发软件。

集团前任 CEO 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过软件的重要性,对特斯拉软硬件全栈自研的策略也是不吝赞美之词,牵头组建 CARIAD 就是迪斯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今年 4 月,CARIAD 正式宣布成立全资中国子公司,这是 CARIAD 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子公司。

今年 4 月成立时,CARIAD 中国子公司团队人数约 600 人,并计划在 2023 年底前实现翻番。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团队 90% 以上是本土软件人才。

大众不安现状

集团转型的决心是很彻底的, 在软件研发上的投入也很持续。但是从 MEB 初代产品在国内的表现来看,还需要在「火」上再添点柴。

并不是 MEB 平台下的车型不够纯电,相反,MEB 平台在许多维度下的表现是具备领先性的,但是短板在于智能化表现。例如 ID. 系列的座舱,尤其是人机交互、语音体验上还远远达不到「好用」的水平,ID. 车主甚至更愿意使用无线 Carplay,这在一辆「智能汽车」上是不可接受的

智能驾驶方面, ID. 系列采用的是 Mobileye 打包方案,以单颗前向视觉的低成本硬件实现了比较好用的辅助驾驶体验。甚至在交互等维度上,的体验要优于头部新势力初代车型。

但是弊端在于架构的封闭性, 薄弱的本土化能力给 ID. 的表现加了上限,至于 OTA,几乎没有车主抱有期待。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大众辅助驾驶供应商 Mobileye 的发展策略在国内处处碰壁,而国外 ID. 车型已基于 Mobileye REM 实现了更好的辅助驾驶使用体验,LCC 行驶鲁棒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基于这样的现状,通过与国内供应商合作打造更本土化的软件表现已迫在眉睫。

为什么是地平线

服务能力

为什么选择地平线,总结起来原因可能包括稳定量产能力、开发的便捷度和产品本身

对于现阶段的来说,他们已经不能再拿「期货」来「画饼」了,想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尽快拿出能够与新势力抗衡的产品。

地平线已经具备了量产大算力芯片的能力,并且成功上车理想 L8,这点非常重要。

另外一点是开发的便捷度,这其实考验的就是地平线的服务能力。

当地平线客户还没有那么多时,他们甚至能够为客户提供「驻场」服务,当然随着规模的扩大,客户量的提升,这一点很难做到。为了持续维持服务能力,地平线提出了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英伟达模式、TogetherOS 模式和 BPU 授权模式,不同的开放模式能够给予主机厂不同等级的创新性。

等级最高的 BPU 授权模式指的是,地平线甚至会向主机厂提供开放 BPU 架构设计参考以及技术支持,帮助主机厂打造适合自己的芯片。

另外还有一点老生常谈的是,地平线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是提供「芯片+工具链」,简单地说,地平线提供的不只是一颗芯片,还有完整成熟的一整套开放平台,车企可以基于平台去开发相应的产品。

这种供应模式能带来怎样的研发便捷度,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负责人吕鹏的原话:

对于一家车企或智能驾驶供应商而言,如果要做 L2+ 智能驾驶的开发,至少需要两百人到三百人的团队去做这样的开发,开发周期大概在一年多左右的时间。如果没有一套成熟完整的开发平台,对于别人来说就是冒着数亿风险的投资在上面做开发。不管芯片多么便宜,这个成本对于开发者来说非常不可控。

以理想 L8 为例,理想基于地平线征程 5 进行智能驾驶的全栈自研开发,其中好几个环节地平线也提供了支持。

另外,吕鹏称,地平线不会让他们的客户从 0 开始适应,因为很多底层的软件、BSP(板级支持包)会耗费很多周期。地平线会提供对应的开发套件,相当于 Tier-1.5 的服务体系,可以快速支持 Tier-1 拿到一个准量产的硬件,不断地做试验达到量产。

甚至在算法层面,地平线甚至会开发最新的 BEV 参考算法,加快客户构建应用层算法的开发速度,最终面向自智能驾驶和座舱打造一套完整的应用。

包括硬件参考也是这样,地平线的硬件参考,Matrix5 的 Quad 和 Solo,都提供了相对应的量产参考设计,甚至在参考设计里还有整个硬件参考的设计原理图,另外还包含了功能安全机制和标准化认证方式。

这样的体系提供给 IDH( IC 原厂与下游整机企业之间的桥梁)和 Tier-1.5,就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赋能 Tier-1 和车企。

这就相当于,我们去市场里买菜,商户不仅提供了菜品,甚至还提供了做法教学,我们只需要按照材料,根据口味喜好进制作即可。

这样一来,地平线提供软硬件能力, CARIAD 进行适配和开发,似乎是一对非常适合的组合。

产品本身

服务在合作中算是加分项,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

在官宣声明中特别提到:「在单颗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为集团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提供可扩展的、高性价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地平线现阶段产品阵营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产品是征程 5,我们先来看看这可芯片的具体参数:

  • 最大算力 128 TOPS
  • FPS 由发布时的 1,283 提升到了 1,531
  • 最低延迟可低至 60 ms
  • 功耗 30 WATT

在算力方面,征程 5 确实要逊色于英伟达 Orin-X,不过算力并非衡量一款芯片能力的唯一标准。

多位业内人士称,多数车企根本用不到那么高算力,但很多 OEM 都得了「算力焦虑症」似的狂堆芯片。

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图像处理也很重要。「视觉是自动驾驶的基石」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FPS(帧率),就成了关键。

为例,两块芯片只有 144 TOPS,相比算力,但是他们似乎更喜欢强调 FPS,Hardware 3.0 的 FPS 能够达到 2,300。较高的 FPS 能够降低各模块的时延,从而快速做出应对。而纵观市场,没有太多芯片为 FPS 做特殊优化,这也是为什么要自研芯片的原因之一。

回到地平线,征程 5 的 FPS 性能能够达到 1,531,作为对比,Orin-X 只有 1,001

大算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得到的是一份「保障」,但同时车企也应该不断优化算法,更高效地使用算力,堆算力简单,优化算法难,但是智能驾驶始终是靠量产落地的体验说话。

另外,地平线 CTO 黄畅博士还提出了一种衡量芯片能力的新概念,在他看来,更合理的指标是 FPS/Watt 或 FPS/$,也就是芯片为了达成 AI 处理性能所付出的功耗和成本

同时,黄畅博士认可了「算力」的重要性,算力甚至是整个数字经济时代的「水电煤」。但是算力不等同于实际处理能力,拉高算力的同时要付出更多的晶体管、芯片面积成本,而 FPS 是「算的快」的重要标准。

这时我们再回顾 128 TOPS 算力、1,531 FPS、30 WATT 功耗这组数据,就不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主机厂青睐征程 5 这块芯片了。

合作的意义

这笔签约足够重磅,我们分别从双方的立场来阐述。

对于而言,他们找到了炙手可热的盟友,可以依托于地平线的软硬件能力,持续开发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同时,与 Mobileye 这类供应商不同的是,地平线是完完全的本土企业,不会因为地域问题遭到开发限制。

随着智能汽车功能的增多,本土化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举个例子,过去传统汽车可以德国制造,售往全球,在使用层面不会有太多的差异,无非就是针对当地环境或市场需求进行改动,国产版奔驰奥迪都进行加长就是这样的道理。

但是在智能化时代,没有本土化能力就会影响使用体验,甚至会对一款车型的销量产生显著影响。

再举个例子,在美国可以使用谷歌地图,但是在国内,就必须找供应商来解决地图问题,最终他们选择了百度。

这也是许多国外车企或合资车企必须解决的问题,想要产品体验更中国化,就必须付出更多资金和人力,进行本土化研发。

同时,付出主要精力的是中国 CARIAD 团队,而国际层面,则能够与高通合作,为海外车型赋能。

牵手地平线,在现阶段来看能够让更好地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在传统车企阵营中,嗅觉灵敏,脚步迅速。

对于地平线而言,我认为重大意义体现在两点,分别是:国际影响力和资金。但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考验。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车企之一,在国际影响力层面无需多言,与成立合资公司深度绑定,一定能够为地平线带来更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可能今天是践行中国本土化的理念,明天就有可能是丰田本田或其他车企。

同时正如余凯所言,选择地平线,是对后者的认可,对于一家成立 7 年创业公司来说,这也是一种阶段性成功。

另外一点则是资金层面,为本次合作直接掏出了 24 亿欧元,注意,是欧元,折合人民币高达 168 亿元,最终控股权达到了 60%。对于地平线而言,合资公司没有资金困扰,研发也就没了桎梏和后顾之忧。

但是期望越多,压力越大。在与达成合作之前,地平线就已经与超过 20 家车企,就 70 多款车型达成定点协议,征程 5 才刚刚上车,后续合作压力接踵而至。而且是他们的首个国际客户,在合作方式等方面也会与本土企业存在一定差异,怎么完美完成任务也是一大挑战。

最关键的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他们的目标包括了华为、大疆车载等等,甚至部分媒体将它报道成一场「入围赛」。而如今靴子落地,获得最终认可的是地平线,这家年轻公司能够不负「众」望吗?

而言,他们获得了本土化研发能力。于地平线而言,他们收获了国际一线车企的认可和大额订单,这是一项双赢的合作。但是挑战也很严峻,2023 年才开启的项目,直面竞争的是已经获得了一定认可的蔚小理,同时还有华为与。我们非常期待双方的合作成果,同时期待看到这样的强强联手,去推动行业发展,改变行业格局。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