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e汽车】MINI东迁背后的玄机

  • 作者: e汽车
  • 2022-10-24 12:02
  • 601

百年大变局叠加世纪大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

日前,据环球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宝马集团打算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将在明年年底前将该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品牌的新任负责人斯蒂芬妮·沃斯特(Stefanie Wurst)表示,由于牛津工厂“没有为电动汽车做好准备”,包括下一代纯电车型MINI ACEMAN将改在中国生产。

根据规划,除纯电将在中国生产之外,旗下另一款纯电版 Countryma将在德国莱比锡工厂生产。

至于纯电动产线能不能返回英国,方面表示“尚无确切日期”。

这一消息的曝出和官方回应,让不少英国人“破防”了。因为牛津工厂可以说是品牌的故乡,而甚至象征着英国汽车工业的缩影。此次转移电车生产线对英国绿色能源汽车产业雄心是一次“重大打击”。

1、

为什么说的“离开”是对英国绿色能源汽车产业雄心的一次“重大打击”?

作为品牌历史最沉淀最为悠久的城市,英国牛津工厂生产车型已有60多年历史。公开资料显示,品牌诞生于1959年,由英国汽车公司推出,后由集团于1994年收购并后续更名为。为维持纯正的英伦“血统”,新车的总装车间一直安排在牛津工厂。

根据集团之前发布的战略计划,将在2025年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并在此后全部投产纯电动车型;到2027年纯电动车型将至少占据品牌销售车型的50%;到2030年代初,将成为集团旗下第一个实现纯电气化的品牌。

随着发力电动化,英国工厂也有点吃不消了。目前牛津工厂仅累计生产约20万辆电动汽车,年均产量约为4万辆。相较之下,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上海超级工厂的年产能超过75万辆。

方面表示,牛津工厂生产力不够主要原因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既要生产电动的也要同时生产燃油,这就导致生产效率非常低下。另外,还需要进行“翻新和投资”,才能适配纯电车生产,并将旧的装配线剥离出来。因此公司决定,牛津工厂自明年起将专注于制造汽油动力的车型。

有媒体估计,这也意味着,牛津工厂最早也要到2030年,才能开始全力生产电动车。

其实除了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离开”英国也不是完全没有预料。

毕竟在2016年,日本车企本田放弃了在英国生产电动车,选择将生产线设在日本,并关闭了在英格兰西南部斯温顿的工厂;今年2月,日产取消了在英国生产X-Trail SUV的计划,该车型将会全部在日本(九州岛)生产。

另外,英国作为欧洲第一个开始大规模量产纯电动汽车的国家,十年前汽车就开始在这里生产纯电动汽车聆风(LEAF),但至今为止,英国也只有一家动力电池制造商,属于中国的远景科技,还是为了给配套而引进的。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生产线外迁传闻也或与欧洲能源危机有关,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分析称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入冬将导致严重的能源短缺,欧洲汽车企业每季度预计将减产30%-40%。

除了能源成本之外,物流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飙升,也是英国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面临的挑战之一。过去12个月,汽车行业的物流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飙升了约40%。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芯片供应不足,牛津工厂曾不得不暂停生产一周。此外,英国不少电动汽车制造商还受到锂、镍、铜等电池部件价格高企的困扰。

显然,停产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2021年的全球销量还是增长了3.3%,全球共计售出302,144辆,其中电动车增长了64.3%,达到53,243辆。

倘若英国无法给予电动化转型实质性的支持。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或许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2、

事实上,决定将电动车型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并不是心血来潮。

因为,在中国几乎有电动化转型想要的一切。

以电动车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是动力电池为例。在今年前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位企业中,包含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在内的中国企业占据6席,总市占率达到43.8%。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是的长期合作伙伴。今年9月,双方刚宣布达成一项长期协议,从2025年开始,宁德时代将为“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客观而言,电动车型生产线搬至中国,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完成光束汽车的合资生产。何乐不为?

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球电动汽车(含混动)累计销量共计578万辆,渗透率约13%,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期累计销量为326万辆,渗透率达到25%。足见,在电动化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占据了全球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在电动化的转型速率上也大幅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凭借庞大的市场基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让众多海外车企纷纷加码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10月13日,大众集团已经宣布,将投资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促成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加快集团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进程。

今年9月,戴姆勒卡车公司与北京福田汽车合资建设的全新生产基地宣布投产。据悉,双方为新工厂投资约5亿欧元(约合35亿元),占地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今年6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工厂在吉林长春开工。这是在华首座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总投资26亿欧元,占地面积超过150公顷。

今年4月,汽车集团还在中国成立CARIAD软件子公司,以推动集团及旗下各大品牌在中国实现数字化转型。据CARIAD中国介绍,其中国团队将推动面向中国消费者的软件产品进行开发,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下一代智能互联功能、智能座舱及车身设计、大数据和软件操作系统等领域。

总结:

如今,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惟有奋力转型,迎着浪潮乘势而起,才是正确的角色。

作为集团电动化转型的主要阵地之一,品牌此次将电动车型生产线搬至中国,显然是为了加速新能源战略转型。毕竟,目前“蔚小理”们已经攻入的腹地,而像奔驰丰田等同赛道的玩家,同样也在中国市场加速布局。

一波操作后的,未来能如愿抢到蛋糕吗?


标签: MINI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