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度持续,稍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三方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不,关于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年薪的词条就冲上了各平台的热搜榜。
这一热点最开始源自于“威马沈晖12亿年薪”这一词条,但其实后来经过专业人士的分析已经得出结论,沈晖2021年的薪金收入只有201万,12.59亿是股权激励,这12.59亿的股权激励也并不能纳入年薪范畴。
什么是股权激励?用大白话说就是公司给高管层一笔期权,但是要完成一些目标比如完成IPO、业绩、盈利这些目标,那高管层手上的期权就可以兑换成现金啦。所以,期权是非现金性质。
这在商业上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目的无非就是增长公司的业绩,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
一般来说公司为了做大做强和创辉煌,那肯定得拉投资方融资。融资的时候投资方和融资方(被投资的公司)会签一种商业上叫做“对赌协议”的合同,以公司业绩、上市时间为主要内容,完成要求的目标融资方就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融资方为了完成对赌协议上规定的目标,就会授予高管层一定的期权,让高管层好好干、努力工作把公司做好,如此一来对赌协议要求的目标完成,投资方、融资方和被授予期权激励的高管层都能获得收益。
所以大家能够理解为啥对赌协议中和融资方授予高管层期权,都是以业绩、上市为目标了吧,因为大家都奔着一个目标——把公司做好,获得利益。
故而,威马公司授予沈晖的12亿期权激励(整个威马高管层合计17亿期权激励),一是非现金性质,二是要等威马上市以后才能兑换,并不是在2021年的当期收入,所以也就不能够算作年薪。
这12亿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由于这是期权,期权价值的计算是按照公司审计时的市值而进行估算的金额。根据威马在6月份港股IPO的招股书内容,威马2022年初的估值约70亿美元,故彼时授予的期权激励以威马总估值为约70亿美元作为基础计算则为12亿(整个高管层合计17亿)。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市场动荡,A股、港股和美股等股市大跌,各家公司的市值也随之下降。
根据蔚小理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10月31日的市值,蔚小理市值分别由520亿美元、430亿美元和328亿美元下降到163亿美元、57亿美元和142亿美元,平均降幅约70%。
按这个平均值估算,威马的市值由2021年底的70亿美元估值下降70%,2022年10月底的估值就约为20.5亿美元,相应得威马的估值下降那么授予给威马管理层的期权价值也会随着下降。
威马2021年授予整个管理层的期权激励当时价值共计人民币17亿元(沈晖名下12.59亿元),参照目前的估值计算,已经大幅低于招股书中的人民币17亿元,由原本约人民币17亿元下降到约人民币3.5亿元。
总结一下,12亿股权激励为啥不能算作年薪?一是其非现金性质,二是其非当期所得,三是其需要目标才能兑换。采用股权激励,高管层的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直接挂钩,最大化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