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弯道超车”的比亚迪还能继续加速?

11月16日,比亚迪迎来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车企!

按道理来说,不管是谁看见这个消息都应该坐不住,会为这一销量奇迹感到惊叹,但看到主角是,这种惊奇的情绪便自然地转换成“理所应当”,只因为今年的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在新能源领域积累多年,一直以技术作为发展核心的终于在今年厚积厚发,突破300万早已成为必然。



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一家车企实现百万销量的常规节奏应该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用漫长的时间来达成这一目标,但偏偏要打破常规,颠覆认知。实现第一个百万的速度尚且正常,用时13年,之后便开启了疯狂的增长。第二个百万用时1年,第三个百万仅用半年时间便已达成,这样的速度已经不能用超出常规来形容。

超越的只能是自己,2023年即将到来,又会搞出哪些大动作来刺激我们的神经?



披荆斩棘之后,比亚迪迎来品牌向上

“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这是“电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在一百多年以前告诫后辈们曾经说过的话。而在一百多年以后,在新能源领域深耕的“后辈”,贯彻了这样的理念,走出了一条披荆斩棘的发展之路。

刚成立的可能想象不到有一天自己能用半年的时间便卖出100万辆新能源车汽车,但那时的已经拥有了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在其他车企依靠外来技术谋求发展的时候,造电池出身就已经开始了自主研发,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走出了一条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在燃油车绝对主导的年代,绝对是一朵“奇葩”,即便别人难以理解,的技术路线以及新能源发展方向也没有动摇。



从现在往前回顾,我们会发现的发展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每一代产品都在不断地向上发展。

2005年,第一代F3,虽然大众、廉价,但高性价比让其成为了早期发展的绝对主力;F3上市的第二年,第一款电动车:F3e ,因为政策与基础设施的缺失而难产,但这也为“触电”积累了经验;2008年, F3DM,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第一代 DM 混动技术终于问世; F3DM上市之后两年,首款纯电车型e6也正式上市,向第一个“新能源百万”进发。



再之后的事迹我们已经无比熟悉了,“王朝系列”诞生,拿下第一个“新能源百万”;家族升级“龙颜设计”,设计效果全面飞跃;“刀片电池”成果斐然,中大型豪华轿车汉EV横空出世;开拓“海洋系列”,双线战略谋求更广阔的市场;悍然停产燃油车,迅速拿下第二个、第三个“新能源百万”。



从“非主流”到“绝对主流”,已经不是以前的,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形象已经逐渐脱变成为高端新能源品牌,吸引消费者的不再是性价比,而是前沿创新的技术以及超越同级的体验。在2022年,抢到一台的车已经成为了可以用来炫耀的事情。

我们可以将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300万辆看作一个新的时间节点。成为全球新能源销冠的,积累了大量用户口碑,正向的用户评价在无形之中抬升了的品牌形象,俨然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代表车企。这样的品牌形象又会进一步反作用于销量,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车型时会下意识地将作为第一选择。销量与口碑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品牌跃升的最好例证。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颗明星,自然也吸引到了很多明星车主,第300万辆新能源车的车主便是率领中国女足斩获亚洲杯的95后“亚洲足球小姐”王霜。不仅如此,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双人皮划艇冠军孙梦雅等等冠军运动员也都成为了车主。

这样的“明星联合”向消费者传递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不管是设计、性能还是车型定位,都已经变得更加年轻、运动、前卫,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需求。而且这些明星车主都是各自领域的冠军,正好与全球新能源销冠的身份相契合,形成了非常强势的明星效应。



实际上,在商业成就之外,也一直持续在公益领域发力。2017年,便发起了“为地球降温1℃”的倡议,倡导全行业一起构建更绿色环保的明天。今年上半年,毅然停产燃油车,打响了新能源转型的第一炮。要知道的300万辆新能源车,比同等数量的燃油车少排放数千万吨二氧化碳,有带头,相信会有更多的车企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来。



全新高端品牌,既要仰望,还要个性?

曾几何时,只能以“仰望”的姿态来面对汽车领域的豪华巨头们。彼时的它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那时的没有与它们并肩甚至超越它们的野望吗?当然是有的,但奈何实力不允许,只能继续“”。

时至今日,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品牌力也空前高涨,已经具备了继续向上冲击的实力,高端化势在必行。水到渠成,顺水推舟,推出了全新的名为“”的高端品牌,以及首款百万级高端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R1。



这台R1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无数粉丝、媒体以及车企的心,毕竟这是在2023年的第一款超重磅产品,百万级、高端、新能源硬派越野,每一个词都极具爆点。

这台车到底高端在哪?重磅在哪?通过现有信息我们可以分析一波。

首先是设计,如果你认为王朝系列的“龙颜设计”已经算是很高端的设计风格了,R1很难突破的话,那只能说明你还太年轻了。R1的设计风格不仅不逊于“龙颜设计”,甚至还要更胜一筹,厚重大气的硬派风格异常明显。



R1的车身则是标准的硬派越野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外挂轮胎的轮毂罩也采用了六边形设计,虽然只是线条上的变化,但能够有效地增强R1的厚重感以及安全感,极具硬核张力。



更多的外观细节虽然尚未曝光,但已知的信息已经让粉丝激动不已。王传福还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发布一项颠覆性“黑科技”,并将在R1上首搭,目前网友猜测可能会是原地调头、四轮电机以及浮水模式,还有可能是更大的惊喜。在新技术涌现的当下还能称为“颠覆性”的技术,可见手上攒了许多“王炸”尚未释放。

不出意外的话,R1将是一台设计硬派、技术硬核、还支持很多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新能源与硬派越野的碰撞,简直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R1的推出,意味着不再是一家专攻新能源家用车的车企,硬派越野这样的小众高端市场也被纳入到版图之中。更全面的市场布局,更广阔的目标消费群体,对、对市场、对消费者都是可喜的。



在2023年的大动作还不止于此,除了高端品牌之外,在发布会上还宣布将推出一个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该品牌将独立于现有品牌运营,主攻消费者更高阶的个性化需求。

专业、个性是这个新品牌的关键词,再结合独立运营的信息,势必会是一个与风格迥异、各方面都差异化明显的品牌。合理推测,该品牌将与很多年轻化元素进行深度融合,比如极限运动、小众艺术等等,用户参与到车型共创当中也极有可能,的创新性技术也将在这个品牌上大放异彩。敞篷、皮卡、旅行车?更多小众个性的车型都有可能诞生。



王朝、海洋、腾势、专业个性新品牌,迈过300万大关的将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到个性化,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已经初具国际高端车企规模。高端品牌能否成功突破?400万销量用时还会继续缩短?还有哪些新车型即将推出?这些问题将在明年一一揭晓!



侃车说:

了解的朋友应该对“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句话印象深刻,这是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理念,正是对技术的持续深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坚守了十余年,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DM-p者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颠覆性技术,才实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全面爆发。



2022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比亚迪年初公布的12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早已达成,2022年的销量将向200万辆无限靠近。相信还有诸多大动作尚未释放的比亚迪,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奇迹,让2023年也成为一个“比亚迪大年”!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