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刚刚,欧洲消息:部分国家或禁电动车!

一键入冬后,全球范围内的电动车,都将迎来一场“暴风雪”。


而身处欧洲瑞士的电动车,则成了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


据外媒报道,瑞士联邦委员会目前正在起草的一份草案,提出“限制和禁止使用电能以确保国家电力供应”的条例。


在这份条例中,明确提及:瑞士政府正在考虑,禁止电动车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上路。同时,还会规定电动车的时速。



也就是说,这个冬天,瑞士人要想开着自家心爱的电动车上路,会变得非常困难。能够保障大家上班、就医等基本活动出行就不错了。


虽然该条例尚在起草阶段,瑞士政府也一再强调不到万不得已,情况恶化到一定程度。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欧洲能源危机的阴霾笼罩下,电动车出行势必承压。按照今年这个“冷冬”来看,等到该条例落地,不会太晚


正因如此,瑞士很大概率将会成为第一个限制电动车上路的国家。


而要知道现在的大环境下,都是各国或者各地区跟燃油车“分手”。



图片源自汽车预言家


此前,欧盟已经公布,为了全球的低碳环保事业,欧盟国家将在2035年时禁售燃油车。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则表示,将把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节点提前至2030年。


选择电动车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尤其在欧洲,各品牌的电动车事业更是搞得如火如荼。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社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电动车销量为23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34%。显而易见,除中国以外,欧洲已成电动车第二大市场。


大众、宝马、特斯拉、比亚迪、名爵、蔚来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瑞士打开了出口市场。在各种优惠补贴的加持下,电动车成为了瑞士当地年轻人的首选。



图为2022年8月纯电车欧洲销售量,图片源自第1电车网


不过,一个月前,让一切戛然而止的钟声敲响——瑞士突然取消电动车补贴。这意思是,瑞士政府不再鼓励大众购置电动车。现在,干脆让电车非必要不上路了。


究其根本,瑞士反其道而行的原因,是今年欧洲诸国避无可避的“电荒”、“气荒”。


自从俄乌打起来了后,失去俄罗斯天然气供给的欧洲,就在能源红线上反复横跳。这种能源危机所带来的恐慌,在欧洲的冬天爆发得更加严重。


众所周知,欧洲的电力供应来源丰富,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理论上讲,欧洲不会缺电。事实上是,欧洲今年都快缺电缺到疯了。



欧洲降水丰沛,地势落差大,具备发展水电的天时地利。并且当地也很重视水电开发,截至去年,瑞士境内有682个水电站,水电开发率达86.6%。


然而可惜的是,欧洲大陆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怎么说呢,就是降水季节性明显,导致冬天的莱茵河,水位非常低,根本无法供应发电的需求。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设施,在冬天的欧洲也几乎属于“摆设”。欧洲的冬天跟成都的冬天有得一拼,灰蒙蒙、阴沉沉,大部分的时间根本看不到太阳。



值得一提的是,高纬度地区的欧洲,冬天又很冷。所以,为了居民覆盖性供暖,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内需又会激增。不供暖,真的能冻死人的。


总之,种种原因叠加下,这个冬天欧洲很缺电。更不用说,往年都需要进口天然气和电能的瑞士了,对于他们,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省着点用电。



当然,不少专家称,这纯粹属于“黑天鹅事件”。谁能想到俄乌真能打起来?另外,大家开电动车也用不了多少电,甚至占不了瑞士用电量的10%。


但是,黑马倒是觉得,这种偶然因素导致的逆转,更应让大家引起重视。因为这本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本”也曾发生在今年夏天的川渝地区。


传说中,完全不缺电的水电大省,由于降水少发不出电。同样,又因为天气原因,居民生活对电力的依赖需求,骤然间达到了超负荷的猛增。



结果,川渝地区的电车近乎集体“趴窝”。所以说,今年的两次事件都给大家的精神紧了紧,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要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除了纯电车,各种混动车的研发生产也应同步更上。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安排第二辆车,可以不用,不能没有,千万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标签: 电动 电动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