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人】特斯拉减产的背后

眼下特斯拉订单的多寡,已经无法左右供应商的命运。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崛起,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特殊地位,将告结束。


作者丨孟华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特斯拉中国宣布降价前后,业内一直有传言称,中国产能不再满载。12月5日,有进一步的说法称,上海将在12月削减20%的Model Y产能,而且在第一周就落实。

针对这一具体“指认”,总部表示,该说法“不属实”。


从头到尾,都是总部和外媒之间的互动,作为当事方一言不发。这至少说明,产能直接受总部控制,方面并无这方面的决策权,因此也不负有解释的责任。


减产的实质


根据非正式渠道追踪,在12月的周生产计划,从6.5天/周调整到5天/周,即从极限满载变回正常生产节奏。


生产线运作时长削减近1/4,但月产量规划只从夏天的7.5万辆下调至7万辆。如果与11月初的8.8万辆月产能相比,调降近2万辆。与此同时,的产品目前库存近2万辆。这样一来,12月实际供应为接近9万辆。



目前,的全球订单池仍在25万辆以上,大约相当于其四大工厂2个月的产能。


我们不掌握中国订单池的现状,但知晓截至9月21日的订单池为31.7万辆,当时大约相当于3个月的全球产能。中国订单池在7、8、9月的体量分别为18万辆、8.6万辆、1.6万辆。到了10月份,订单池就变成1.08万辆,不到工厂一周的产能。


如此一来,数据就对上卯了。10月份之后,中国的交付周期就变成1-5周。


而且,采取的持续保险补贴和官降措施,至少眼下并未见到明显效果。的订单池可能仍在继续变浅。回归正常生产节奏,在情理之中。



11月份,中国的批发量刚好迈过10万辆的门槛,环比增长40%,同比增长89%。截至今年11月底,交付65万辆车。考虑到今年上半年一系列被动减产措施,因此今年超过8个月的时间里,产能一直满载。


不过,自从今年8月份改造升级后,的产能已经提升到110万辆/年。一座工厂的产能,已经能覆盖全球即时需求。


订单池变浅是新变化,其实质是产能扩张速度大于订单积累速度,因此导致订单池被持续消耗。两相比较,即高估了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产能拉高速度太快,以至于从求大于供快速转变为供大于求。


从技术优势转为成本优势


这不是调整生产节奏就能解决的问题。舆论已经在讨论,被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连续超越之后,的品牌价值,是否还能充当新能源的旗手。


老迈的产品线,是否还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如今,两款主力产品,Model 3已经发布6年半,发布近4年。而Roadster 2跑车、Cybertruck皮卡、Semi卡车等产品虽有新意,但不大能走量。



在市场认知层面,的科技标签从2016年一直立到2022年。高净值车主借新媒体传播,科技极客们的免费宣传,哪怕近几年陆续迎来了新势力的挑战,但科技标签仍然够维持屹立不倒。


是当年科技溢价下放的产物。但是今年,传统大厂的新能源产品逐渐起来了。OTA、智能车机、驾驶辅助,从一招鲜,到人手一份。而仍然停留在豪华车市场下沉不利。


此消彼长之下,从主流市场升维上来的车型,开始迅速做大。倒不至于说他们抢了的份额,因为后者的交付还是扩张的。只不过,大家在抢传统产品份额的时候,远不像以前那么有领袖群伦的气度。


一直有传闻,将会生产十几万元的车型,但现在这个领域已经是红海一片。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宋家族、非凡等一大批车型都已到位,早已不存在当年新能源产品到处是空档的局面。



产品的优势,已经从科技领导力转为成本优势(降价空间大)。产品吸引力的降低,要求做技术创新和补充主力产品线,而不是一味扩产能。


扩产导致需求跟不上,只会被市场认为虚弱和不再受欢迎,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对的品牌力打击将是致命的。


“果链”的今天,“特链”的明天


没有一款产品是永远的王者。现在市面上每年大概上市70款新车,比前两年动辄3位数少了很多,其中80%是新能源车。


原因在于,拥有燃油车利基市场的跨国车企,都开始减少内燃机为主轴的研发投入。向新能源不断转移投资的结果是,电动车的竞争空前激烈。受到市场长期荣宠,在一定程度上褪色,是自然的。



从供应链角度看,和苹果当年进入国产化一样,都带动了国产供应链的成长,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和品控、技术要求,让供应商受益匪浅。这个时候,如果整车厂有迁移产能的企图,供应商是非常敏感的,后者马上就开始做备用方案。


这一点,在苹果身上表现很明显。目前,苹果在大陆的供应商约占27%。最近也有传闻称,苹果想摆脱中国制造。


这类传闻自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之后时有发生,很多传闻传着传着就没下文了,但往往过些日子换个厂家再来一遍。最后真正有脱钩可能性的,都是靠美国立法干预才可能实现,市场博弈层面从未兑现过。


当前,苹果将组装产能的5%,放在中国大陆之外(主要是印度和越南)。到2025年,计划外放25%产能。当然,对利润至关重要的手机部分,大概率仍在中国。


而在此过程中,苹果从未放弃对供应商的控制和调教。这让很多供应商,即便拿到苹果大单,也都很有危机感。


“果链”一哥立讯精密今年初与奇瑞成立了合资公司,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设计研发制造。“果链”供应商转向电动车,不是新闻。富士康也正在做出努力的样子。



对大陆供应商的掌控力和话语权,没有苹果强。因此,其供应商在2020年初步形成以来,基本保持稳定,不像苹果那么能折腾。


目前“特链”中的供应商,充电、电驱、动力总成、电驱和中控系统,新供应商居多;其余内外饰、车身、空调、底盘等,都来自于传统供应商。对前者技术水准的提升和拉动,要远远强于后者。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了很多原属于手机供应链的企业。这些供应商,现在也成了很多新势力的供应商。


倘若将来在大陆市场遭遇逆风,产能部分转移,这些供应商将面临订单减少或者被剥夺的风险,这与“果链”企业现在面临的局面类似。


不过,几乎没有一个供应商,将作为唯一大客户来伺候。致力于客户多元化,是每一个供应商必做的任务。



眼下订单的多寡,已经无法左右供应商的命运。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特殊地位,将告结束。届时在中国的运营,即便有什么重大变化,也不会撼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基础。【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