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再一次生命的代价,能够换回什么?

相信大家最近几年都或多或少刷到潮州特斯拉的新闻,我就不复述新闻细节了,把新闻要点总结归纳一下

根据特斯拉车主及家属的反馈,可以总结如以下几点

1、 车主本人曾为职业货车司机,驾龄超过10年

2、 从车辆失控到最终停下来,一共行驶了将近2.6公里,在失控过程中撞到同向行驶的摩托车、对向车道的自行车、三轮摩托车以及一位骑自行车的女高中生、停在店铺门口的大货车、面包车、小货车,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

3、 在撞到3轮摩托车后,气囊起爆,但车辆并为减速

4、 车辆刹车灯曾短暂亮起

5、 踏板是有行程,且可踩下,只是较正常更硬,没有制动效果

6、 从未踩油门

7、 车主没有酒驾、没有毒驾,且是一个十几年的货车司机,在失控过程中,还能做出躲避障碍、按喇叭、按P档等一系列操作,不太可能在2.6公里的失控范围内,一直把油门当刹车

特斯拉官方回应

1、 车辆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并一度保持100%

2、 全程没有踩刹车的动作

3、 驾驶员曾4次按下P档、又快速松开,是造车刹车灯亮起又熄灭的原因

从现有所有公布的信息,无论是不是专业人士,都无法下定论,事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但是有几个疑点,也在这里总结出来,是需要出面解释的

1、 气囊起爆,为什么车辆不能减速?

2、 ibooster装配国内外那么多车企,为什么其他车企很少听说此类事故,而频繁爆出失控事故?

3、 一直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什么在2.6公里的行驶过程中,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还有很多人关心的制动系统,的制动系统用的是博世的ibooster 第二代方案,供应的这套制动系统是非常成熟的方案,对全球各大品牌都有供货,占据这个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Ibooster的原理我就不细说了,说一下它的特点。

1、 刹车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是有着机械连接的,这意味着,即使iBooster完全失效,驾驶员也可以通过大力踩刹车来获得制动效果,和以前没有助力的刹车一样,是可以大力出奇迹的

2、 如果只是车辆亏电,iBooster可以工作在节能模式,而如果iBooster发生故障,ESP系统会接管并提供制动助力,这种情况下,驾驶员的200N踏板力可以转化为0.4g的车辆减速度。

我也问过我一些做底盘、制动的同事,他们的反馈是说,从他们的认知范围,这套系统出问题的概率极低,出现那种踩死制动踏板还不能提供制动力的情况更低,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事人和一定有人在陈词里说谎了,至于谁说谎了,可能一时半会难以证实。但是有几点可以拿出来讨论下

 

1、在现有的证据和法律环境下,特斯拉是不可能输的

首先,我们无法复现当时的真实情况,车主的脚有没有在刹车上,制动到底有没有被踩下

其次,现在是被告,当原告或者公众向被告索取证明自己有罪的证据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变得很奇怪了,即使第三方部门介入。

最后,Model Y是经过中国包括工信部、质检局等一系列部门的准许之后,合法合格生产的车辆,站在原告对面的不单单是这一辆,更是一整套的市场准许流程。

 

2、能够真正打败特斯拉的永远不是这种无头悬案,只可能是自主厂商

像当年的三星,同样是遭到用户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起诉,三星最后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是在法庭上输掉的,而是在面对小米、面对华为、面对vivo、oppo的竞争而输掉的,而现在面对,问题其实是一样的。

在国产品牌没有足够竞争力的时候,凭借先发优势,即使站在头上拉屎,也并无什么好办法,能够击溃敌人的永远只有正面出击。


相对来说比较幸运的是,现在的国产品牌,在这方面,并没有让我们失望,无论是造车新贵蔚来、小鹏,还是深耕电动领域多年的比亚迪,都给了我们很多信心。

 

由于我最近也入手了一台电动汽车,智己L7,我也去查了查我这台车使用的制动系统,查了之后发现,智己上采用的并不是的这套ibooster系统,而是大陆的one box方案 MKC1。

功能原理与的类似,但是其在安全方面有一套冗余机构,双传感器保证,一个是推杆上的位移传感器,一个是主缸上的压力传感器。若其中一个失效,仪表会报红灯,助力虽会降级,但是能保证正常行驶制动。若两个都失效,仪表报红灯,无助力,这时踩踏板会有机械制动,500牛的踏板力提供0.244g的减速度,也能保证安全。

 

3、安全在很多时候未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企业价值观问题

在自动驾驶的路上一路狂奔,不可否认,其做出的成绩也是令人敬仰的,但是其过度相信机器和算法的倾向,是否会给用户带来潜在的风险呢?

举个例子,在传统车辆领域,车辆的行驶系统和其他系统是完全分开的,比如娱乐、空调、照明等等,车辆的驱动、制动这些基本是独立的且非常成熟完善,基本不会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且人的输入是唯一变量。但是由于希望将未来的驾驶交给机器,于是将更多的驾驶权限开放出来,比如加速控制能力、制动能力、转向能力,现在基本都能够脱离人的控制,其变量可以来自于摄像头,车辆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脱离人的自我闭环控制系统,这一点在安全上来说,其迎来的风险是极大的。

 

4、在当前的技术发展背景下,法规是落后于市场的

前文说到的监管机构,监管机构的能力,是远远不能跟上这类日新月异的科技公司的,永远只能拿一把昨天的尺子来量今天的物品,永远是追赶的状态,所以,在当前市场和技术条件下,一辆车的安全与否,并不能完全依靠于法律法规的完善,或者说,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永远都是不可能完善的。

比如说的单踏板模式,个人觉得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因为首先其改变了绝大多数人的驾车习惯,当然以改变为荣,这其中的转化适应过程,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其次,在长期单踏板模式之后,是否会逐渐忘了制动踏板的作用甚至存在,在紧急情况下,是否误踩的概率会增大?

个人是不会去依赖单踏板模式的,尤其是经常换车开的我,更是如此。

 

这件事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潮州的新闻也逐渐会被新的新闻掩盖,人们的茶余饭后也会有新的谈资,只有两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了11月的那个早晨,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