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赶不上新能源的列车 合资车走向至暗时刻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引导,但也是燃油价格的上涨间接导致的,新能源汽车不管是在能源经济性上还是在智能配备、用车成本上都远低于燃油车。国内的消费群体对新能源车型的肯定是十分迅速的,这也呈现出国内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的盛况,但战略转型困难的合资车又何去何从?合资车的至暗时刻已经到来。

全球减碳+国家政策=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全球变暖是不可逆的气候变化,每个国家都在倡导环保,最基础的环保措施就是减碳行动,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头,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些列政策鼓励汽车品牌在造车和车型研发上进行战略转型,向减碳看齐。

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号召让许多车企自发的改变产业结构,产业重心纷纷向新能源靠拢,国内汽车行业的变化最大也最快,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长城等老牌国家队选手都快速完成了战略转型,将生产和创新重心放在了新能源车型上,近些年,更是逐渐停产一些燃油车车型,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正是因为有这些国家队队员的付出和国民对于国货的信任,让本在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国家队迎来了销量暴增。

迟迟没有新能源变革 如何能站上新能源的快车道

相对应的,一直“打压”国产品牌的合资车就没那么幸运,有些国家的燃油储备较多,外加本身购买力没有国内强等因素的原因,合资车在新能源板块还在混合动力上“摇摇欲坠”,迟迟没有新的技术突破,不管是燃油经济性还是性价比上,好像“矮了一头”。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2年的11月份,合资品牌的乘用车生产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6%;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仅54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23%。

这个数据虽然只能证明在11月,生产和销售都有下滑,但这也为合资品牌敲响了警钟,不是偶然,几乎是必然。合资品牌虽然也已经意识到“燃油车将成为过去式,新能源才是未来”,但就近些年合资品牌对于国内市场不负责的态度,哪怕是快速进行变革,也无法挽救合资车经常出现质量隐患的国人印象。

总结

虽然燃油车还没有全面退出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势头已经抵挡不住,不断上涨的数据是国内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肯定,慢一步的合资车将不断被挤压市场份额,也无法再轻易赢得国人的心。

标签: 合资车 合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