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11月汽车销量:环比下滑10%,明年是增是减?

留给2022年的时间不多了。

11月汽车销量出炉,参考乘联会数据,当月零售销量为164.9万辆,同比下滑9.2%,环比下滑10.5%。

同比、环比双降,而之前的11月多是爆发增长,今年确实反常。

金九银十铜十一

11月,疫情肆虐,对汽车市场年末冲刺影响较大。需要注意的是,受影响的地区,多是汽车消费大省,包括广东、北京、重庆、河南等。生产运输受阻,4S店也没有客流,汽车市场出现了自2008年以来罕见的“金九银十铜十一”环比下滑特征。

再看1-11月累计销量,总体达1836.7万辆,同比增长1.8%,净增31.7万辆。从上半年的负增长,到下半年的正增长,购置税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用数据说话,在购置税优惠的生效期(6-11月),汽车销量累计增加了139万辆。纵使年底冲刺受阻,但仍然把上半年“下滑的坑”填补了。

2022年最后一个月,临近春节,诸多车企也会加大冲刺力度,释放促销优惠,保证库存需求,今年汽车市场销量累计正增长,应该无虞。

乘联会提到一个“容易被掩盖”的数据:如果只看传统燃油车,1-11月燃油车零售1334万辆,同比下滑14%,尤其是A级燃油车,同比下滑了29%。

这说明,纵使有购置税优惠政策,但入门购车需求(非改善类的)仍然受到了压制,不少中低收入、首次购车用户,不敢花钱,也不愿花钱了。

燃油车里的豪华车销量涨了,有新能源的销量基本也涨了,但很多都是改善需求,而非入门需求,这或许是汽车市场另一个清醒的现实。

城头变幻大王旗

2022年,是自主品牌全面崛起的一年。

第一个角度:汽车厂商销量排名TOP 10。

11月,比亚迪零售销量为21.8万辆,排名第一,1-11月累计销量仅比一汽-大众少约2万辆。按此趋势,12月比亚迪突破20万辆问题不大,可以轻松获得年度销量冠军。

吉利在11月,零售销量为12.6万辆,排名上升到第二位,超越南北大众。

长安也跻身于榜单第四。在TOP 5的席位中,已经站稳了三家自主品牌。

一汽-大众排第三,上汽大众排第五,同比分别下滑了12.5%、17.9%。

第六是广汽丰田(同比增长3.5%),第七是上汽通用(同比下滑27.0%)。

特斯拉相当勇,11月销量为6.2万辆,跻身于榜单TOP 10。

最后两位分别是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守住了TOP 10的位置,但同比下滑幅度也不小。

第二个角度:各系品牌的市占率变化。

11月,自主品牌零售份额为53.4%,同比增长7.1个百分点;1-11月累计份额也达到了47%,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

1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9%,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主要有德系豪华品牌的加持);11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3%,同比下滑6.9个百分点(比例较大,整体溃缩较为严重);11月,美系品牌零售份额达到9.6%,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特斯拉帮了很大忙)。

简单总结,在市占率上,自主品牌大反攻,日系下滑最为明显,而德系、美系虽有微涨,但内部分化明显。

新能源、出口:明年走势?

我们在之前的《数读》中提到过,新能源、出口是拉动今年车市的“两驾马车”。明年呢?走势如何。

新能源:补贴退坡,成本承压

11月,新能源零售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长7.8%;1-11月,新能源累计零售503.0万辆,同比增长100.1%,势头非常好。

新能源销量大涨,消费改善其实是一个关键内因。购买新能源的用户,有很大比例并非首次购车。二次以上购车的心态是,“最好体验更新的产品,预算也可增加”,新能源非常符合这种改善需求。

同时,政策有支持,油价又高涨,新能源用车体验以及实际用车成本相当有吸引力。

不过,明年新能源大概率会“承压”。一方面,锂价高涨,导致新能源成本过高,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明年多数新能源产品预计会涨价;另一方面,明年油价预计将回落,必然有利于传统燃油车市场,新能源的使用成本优势将会削弱。

11月,新能源的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6.3%。当然,越往后,渗透率的增长也会变缓。

出口:高速增长,或难再现

今年,中国品牌持续扩大出口。有一个大背景,世界范围内的新车产能受限,供给收紧,中国品牌抓住了“窗口期”。

但2023年,最影响世界新车产能的芯片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中国品牌的出口需求会受到影响。不过,坚持出口这条路,并没有问题,而中国品牌要持续做大,“走出去”也非常重要。

写在最后

留给2022年的时间已经不多,很多车企眼看是完不成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了。

今年春节比较早,所以,年前的冲刺期更短了。车企希望拉动消费,而用户也在踌躇,要不要赶在今年买车,明年的收入会不会受到影响,像买车以外,买房这样的更大支出,也是考虑的因素。

乘联会对明年的销量预期是“零增长”,预计2023年总体零售为2060万辆,燃油车会继续下跌,新能源会继续上涨,只是对应的涨跌幅度都没有那么大了。

不过,明年仍会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否会推出更有力的政策,也可以期待一波。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曹安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