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元戎启行刘念邱:自动驾驶量产,不光要降价


深圳要「面向未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自动驾驶」一定是绕不开的技术课题。


在「未来汽车产业新生态高峰论坛」现场,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合伙人刘念邱先生与大家深入探讨了「高级别自动驾驶迈入量产时代」的方方面面。

首先,他回望了自动驾驶的历史。相比美国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所研究,2015年前后才开始「弹射起步」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属于后起之秀。


刘念邱认为:「自动驾驶对我国的汽车行业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方向。」


要想量产,先得落地


在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之下,中国的自动驾驶领域已经进入了技术、政策、市场环境、产业链条等全方位高速发展的时期。


近几年,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方向,成为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尤其在2022年,无论是国家或地方都出台了多项鼓励和规范自动驾驶行业的政策。


比如今年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是国内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立法,有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再次突破性发展的重大意义。


除此之外,截至今年8月,国内已经有超过40个省市发布道路测试实施细则,推动无人化、载人测试、高速测试、商业化试点。

刘念邱表示:「随着产业法规标准的完善,能够更好的匹配技术迭代的速度,对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更是直接利好。」


加上各地政府的补贴与支持,汽车产业从上游的研发生产,到下游的消费市场都有着政策的激励,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很强的支撑和信心。


除了产业政策的利好以外,出行市场作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一大场景,拥有非常庞大的市场。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在2030年,中国的出行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


加之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有着较高的接受程度,在购置新车时也更关注自动驾驶功能。有着如此优质的市场基础是一大优势,这也使得元戎启行更有信心去研发自动驾驶产品。

从去年7月开始,元戎启行Robotaxi在深圳正式开始运营。至今共有200多个站点,覆盖整个福田区。加上在武汉和杭州的核心地区的投入,测试运营车辆超过150辆,累计道路测试里程超500万+公里,其中更有96%的乘客给予5星好评。


接下来,刘念邱以自家企业举了个例子。


「元戎启行与顶级高校、省级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解决底层技术难题;与上游供应链合作,推动了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的开发及应用;与整车厂合作,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与生产;与出行公司、物流企业合作,落地商业化场景的应用。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越紧密,产业链就越完善;建立起以智能汽车为中心的生态圈,能够为整个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量产化的真正挑战


值得强调的是,现阶段L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降低成本、实现规模量产」。


元戎启行目前采用的是DeepRoute-Driver2.0 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每辆自动驾驶车都配备了1到5颗激光雷达,采用双Orin车规域控,有环视摄像以及组合导航,有非常智能和高效的感知以及规划控制的算法。

在2021年,这套是「业内成本最低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成本连1万美元都不用。而在量产后,成本将低于3000美元。


对此,元戎启行也明确了量产计划。

在去年已经具备全无人的能力和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的基础上,元戎启行在今年已经开始与车企展开技术合作,预计到2024年可以实现量产;2025年后,在路上就能打到前装量产的Robotaxi了。


如今大放异彩的新能源车是人类对能源利用这方面的突破性进步,汽车只是其中一种先行的载体而已。而真正关乎到汽车这个细分领域的进步,首当其冲的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日新月异。

在现场,主持人也提出问题:如何定义量产?


刘念邱为此打了个比方:过去我们的展示更像「立杆子」,让所有人看到;而量产则是「修房子」,它必须要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要非常牢固。


「对于自动驾驶来说,首先要有非常广泛的产业链基础,不能用一个非常贵的设备去实现我们的功能,一定要实现产业链成熟的解决方案,让它成为我们的助力和地基。而从技术上追求的不是最好,而是各方面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性、多车辆的一致性,这才是真正量产所需要做到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