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重返万台,小鹏汽车杀回来了

2023年国家补贴完全退坡,对于新势力而言,残酷的市场终将定成败,而跑完全程是唯一的信念。

遥记得在新造车最困难的2019年,有人说蔚来与李斌要完,结果今天蔚来在内月交稳定破万,在外杀入欧洲。2022年,可能还是同样这群人说小鹏小鹏汽车与何小鹏快不行了,打不打脸未知,但肯定的是,现在一定是「说早了」


前两天,我们总结了2022年造车新势力的全年交付情况。虽然各个品牌的覆盖价格区间不同,但总的来看,年交付量未过10万台的企业,可能连前五都进不了,智能汽车赛道是越发的拥挤。

庆幸的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新势力蔚小理均完成超20万用户「基数积累」,蔚来28万+、小鹏25万+、理想20万+,三家联手打下了70万+中高端市场份额,近年来,新造车圈没有比这个更振奋的故事!

有着更广泛的用户基础,意味着有更厚重的羽毛裹身抵御寒冬,而当小鹏汽车正在穿越短暂寒冬时,生机其实悄然发芽,在正确的配速中,无需论阶段性输赢,一切都交由时间便是。


重返万台,小鹏杀回来了

如之前财报指引数据的剧透,小鹏汽车12月交付量破万,11292台,重返万辆月度交付的正确节奏上。

「重返」一词,是相对近几个月水逆表现而言,而「正确节奏」是第一阵营头牌本该达到的月交付过万及格线。从整体来看,小鹏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刚好超12万台,已是月均万台的水准,而蔚来、理想,甚至哪吒创造各自历史,勇攀高峰。

这意味着交付过万依旧是新势力第一阵营的死守的及格线,所以破2万的理想很风光,蔚来还是欣欣向荣,哪吒也足够生猛,但小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对于小鹏重返万台这件事,除了圈内的热议,我更好奇网友们是怎么看这件事,在社群上我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鹏杀回来了」

事实上,许多人并不希望小鹏输掉,这批人共同的观点不外乎:这样一家初创企业坚持自己研发创造,踏实地给行业不断带来许多创新示意,打磨产品走进大众,手握智能牌,构建了售价亦可下探普惠,也可上顶满级的产品矩阵,一定能涌现出更多款类似P7爆款去收割细分市场。

如果这样终究还败下阵来,除了老实外,没有其它原因比这更体面。

舆论中心聚焦于小鹏掉队的言论不绝于耳,但一定站不住脚,因为短暂失利不至于让它完全失速,反而让它有提前量修正步伐,等待蓄力爆发。对了,还有人可能会嘲笑一万台并不多,但对于渲染「回归」这个剧本,已经足矣。

账面数据的正常复位,对精神层面上的提振更有意义。

2021年新势力交付冠军小鹏近几个月低谷表现就好比卫冕冠军法国队本届世界杯决赛隐身的70多分钟,而随着姆总监最后时段的苏醒猛进,即便大盘落后,一鼓作气打进三球,依旧将比赛拖进了点球大战,力挽狂澜的超能力,说的就是球星配速,在关键时刻该冲就冲,该缓就缓,貌似一切都运筹帷幄

而小鹏还是那个月度轻易破万的小鹏,智能还是那张能打出来的牌,重返万台,不仅是市场对小鹏持续信心的佐证,更是重振内部团队信心,在冬日中喝上一口温补的热汤,润人心扉。


碎步调整,大步朝前

何小鹏说过:“造车就是一场马拉松”。而下一句话是“我并不希望自己从一开始就领先”。

马拉松对于常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对于创业艰辛的新势力而言,从参赛资格博弈、起跑时机选择、0-10000台、10000台到100000台,都是步步惊心,更遑论谁跑得快、跑第一了,回到文章开头,跑完全程才是最终目标。而在小鹏汽车过往历史中不乏关于配速的故事。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

不想跑太快的小鹏,其实正在跑赢同比的自己。

时间拨回到2018年新势力交付元年,何小鹏跟李斌公开对赌谁先交付第一万台车,当时何小鹏输了小局,却在大局中稳住了自己企业走向,继而替后面产品赢回时间差。

在面临G3交付缓慢的问题时,他坦白称G3是一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创新点太多,有很多点创新无过往经验可快速验证,都需要大量且有规模的验证,还需要一些规模的验证动作,所以想把节奏稍微拉缓。

这应该是他在公开场合首次聊到了「降速」,也就是那会,「慢就是快」常挂在何小鹏的嘴边,当时如果急于求成,小鹏可能面临的是更不确定的产品缺陷与召回风险,而最终吃下苦果,惨淡收场。

正是有了这一次的慢,才在差点被送进ICU病房的2019年,跑通了研发、制造、生产、销售一系列流程,验证一系列体系能力后,小鹏汽车靠着G3整年完成了1.6万台的交付成绩,勉强撑过了第一个完成的交付年,这是一次「暗赢」

有慢的时候,自然也有快的加速路段。

2020年8月-2021年7月,这是内外公认小鹏跑得最快的关键区间,完成美国上市一年不到的时间,紧接挂牌香港联交所,成为了在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两地双重主要上市的智能汽车第一股,创造了历史,更打造了至今还剩有400亿元的大粮仓——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仅仅在2021一年,就有超过一万名员工挤进小鹏汽车,公司内部工位更是夸张地征用了一些过道空间,增添工位,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扩张。而销量暴走中的P7自信剑指某品牌的对标车款、海外市场触角更是伸向欧洲各国等等。

当时,包括何小鹏在内的所有员工可谓春风得意,实实在在感受到提速后的推背感,而那会当下,超一线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20%,资本市场利好新能源,在这一加速路段,何小鹏因时制宜,借东风之快感不言而喻。

不同阶段上不同配速于小鹏汽车更为重要,选择往最难方向去前行,拿当下赌未来,摸石头过河更是常态,偶尔踩错步子在所难免,通过小碎步快速调整,依旧能快速地重回正轨。

小鹏掉队言论从未间断,但有心去考究过往,老G3改款上市时机不对的窘境、保供P5愿意用茅台换芯片的自嘲、G9配置表顺从民意的怒改,每一道坎摆在其它新势力面前都能定生死,但终究没能将小鹏拦截下来,收放自如的变速能力,终究让小鹏持续强大。


写在最后

市场冷血无情,每个月的1号交付成绩公布,有人高举酒杯,自然亦有人失意惆怅,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新一代自主新势力品牌走出来的成长印记,作为旁观者理应鼓励与赞歌,但也不必揪着某月数据过度解读,交付量制胜的前提是拥有应对变化的变速能力。

2022小鹏提供绝佳的观察样本,足够「坦诚」,发现问题敢于对内斧正的毅力赢得掌声,小鹏G9在开局不利的窘境中还是创下了月交付4000多台的成绩,已然释放了信心的催化剂。

一家企业正如人的一生,既然无法接受两点一线的平庸,那就迎接波动曲线般的风雨吧,风云骤变,起起落落,不论短时快慢而喜悲,坚持正确配速,进入自己的节奏里,完赛,才是回馈自己的最好结果。

毕竟,生活就是一半影子,一半阳光,造车也是。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全文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