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要不要简配喇叭?汽车厂家最值得斟酌的问题

今天要讲的内容其实大家平时经常会看到,但大概率不会放在心上,哈哈一笑就过去了。是什么呢?是和汽车的喇叭有关系,不是车里面放音乐那个喇叭,而是对外进行扩音的喇叭,起到警示作用的那个。

最近一条的新闻显示,深圳自2023年1月22日起,对深圳全市范围内所有的道路实行喇叭的“禁鸣”,除非遇到“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紧急情况”,那如果违反的话呢就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整个政策的有效期为一年。

其实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相信大家内心当中确实是毫无波澜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身边已经充满了禁鸣标志,有时候走在路上突然就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杵着”一个,或者哪天回家之后打开12123就有一个违章处罚,等着你上缴罚款呢。讲道理啊,有一说一,随便乱按喇叭那确实是很烦人的事情,比如周末早上想睡个懒觉,腰还没伸直呢,叭叭叭楼下传来一阵按喇叭的声音,这声音就像磨人的小妖精一样,让你恨不得从楼上跳下去给他来个空中刺杀。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沟通其实非常没有效率,必须依靠一个部位的震动发出声音,再通过空气传播之后,才能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有杠精会说肢体语言也可以沟通,但考虑到驾驶汽车这样的情况比较复杂,我相信肢体语言的沟通一般只会出现在事故之后的双方“交流”当中,沟通得好双方拘留十五天,沟通不到位,那十五天之后还得对簿公堂。这里的交流打引号啊。

从我的角度来看,其实汽车鸣笛是有必要的,而且很有必要,就像人要说话一样,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的什么,难道看眼神和脸色行事吗?等我看清楚了咱们已经撞上了,可以直接快进到肢体语言交流的阶段。这里交流还得打引号啊,汽车没有其他过多的与人沟通的方法,而鸣笛可能是唯一的沟通方式。如果把鸣笛变成了一种仪式,那场面确实过于魔幻,比如,鸣笛一次,礼让行人,齐声歌唱,赞美机魂。

既然这个世界不给汽车“发声”的权利,那厂家要不要考虑把喇叭取消掉呢?站在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之后必然引发天下大乱,毕竟条约规定在紧急情况下仍然可以鸣笛警示,那有没有一种折中的方法,既能在平时提醒行人,又能在紧急的情况下发出足够大的声音,以避免或者减轻灾害的发生呢?

其实是有的,比如现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嗡鸣器,它就会发出低频的声音来提醒行人车子来了,注意一下,不要骚走位了。当然这个东西是不是叫嗡鸣器我不太确定啊,姑且就这么称呼它吧。既然电车上有,那燃油车上也可以配备嘛,平时自动或手动的发出不扰人但可以警示的声音,关键时刻再启动大喇叭,减轻灾害的发生。多一点对车车的关爱,生活如此美好,不要一刀切掉车车发声的权利,厂家也再斟酌一下,是简配喇叭还是增加提醒用的装置。

标签: 喇叭 汽车厂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