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再不量产就晚了!互联网造车势力谁能占得先机?


最近,“交付”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的一个关键词。不久前,蔚来汽车宣布在6月28日正式交付普通用户,但目前并未透露交付数字,此前,威马汽车也宣布将在今年9月份完成首批用户的正式交付,除此之外,小鹏汽车新特汽车等也曾在不同场合透露出年底交付的规划。

在一众新能源车企度过了长达数年的“概念期”之后,新造车势力的量产终于被提上了日程,而且他们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

互联网造车面临量产难题

对于互联网造车势力,虽然概念各有不同,路线各有不同,但最终要面对的第一个难关,都是量产。汽车量产是一件简单却又无比复杂的事情。纸面上,只要整合好供应商,准时保质供货,再有个靠谱的工厂,就可以实现量产。但这其中需要协调和磨合的无数细节,却难于登天。

量产和试制不同,在以十万辆为单位的生产中,如何保证配件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保证配件的准时送货,保证生产装配的稳定和一致性,都变得异常艰难。想要做好这些,经验和时间缺一不可,但这些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却又恰恰是最缺乏的,争速度和保质量成了难以兼顾了两极,更残酷的是哪一极做不好,结果都可能是死亡。

融合创新是破局之

多数互联网造车势力将首款车型定位于中高端SUV,一方面可以在前期获得更多资本支持,另一方面也可在后期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但同时也给设计研发阶段带来了不少难题,在量产时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也有独辟蹊径者,在一众瞄准中高端车型的新能源车企中,将首款车型定位于A0级的算是一股清流,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为其量产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不失为一种更加务实的选择。

首款量产车型DEV 1

这其中的思考我们或许可以分析一二。

首先,中高端的定位必然导致中高端的定价,再加上首款车型的身份给用户带来的天然不信任,必然会影响订单数量。而订单数量必然会影响零配件的供应量。对供应商而言,同样一个零部件上万的采购量和几百的采购量带来的不仅是利润的不同,更是成本的天壤之别,因此,对于小批量的采购,零配件供应商保质保量按时交货的动力难免会有些不足。

再回头看A0级车型,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一块,这使得新特在4月份上市之初收获了4万台意向订单。根据销售公司总经理陈健介绍,到六月底,新特布局且真正实现回款的有超过50家经销商,签了超过50000台车。有了足量的订单保证,对于新特来说零配件的供应商选择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速度似乎是这家新造车企业的关键词,在成立180天之后新特完成了超过150余家供应商的定点及签约,其中不乏在行业内影响力非常强的供应商,如博世、西门子、3M等全球零部件巨头,还有电驱动、中航光电、中信戴卡、思锐部件这样的国内零部件翘楚企业。

合作生产or自建厂 品质保证是关键

对于制造,新能源车企们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像新特与蔚来这样先与传统车企进行合作生产;二是像威马一样直接自建工厂生产。

但不管选择哪条路,保证量产品质得到消费者认可才是王道。新能源车企自建厂生产无疑是更加长远的布局,但是从行业普遍将交付时间定在年底之前来看,留给他们进行团队与产品线测试的时间明显不多了。

而从与传统车企合作生产的方式来讲,情况则更加复杂。仅仅以整车生产形式合作的话,品牌对于产能与品质的把控力会偏弱。而在这方面,新特的做法或许值得行业借鉴。首先,在新特品牌成立之初,就与一汽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新特首款量产车DEV 1从研发开始,就是一个集新特与两家大成的产品。

其次,基于双方在车型研发基础上的合作,也将首款量产车DEV 1的合作生产交给了。据了解。为此投入了一汽马自达全自动化生产线。这意味着新特首款量产车会拥有同级产品中最强的品质保障、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保障和严格的质量管控。更重要的是,参与研发的对于新特DEV 1的产品优势与细节也更加了解, 这进一步增加了新特在量产中的品质保证。

6月30日,在新特与的通力合作下,首批量产车型的首台白车身焊装二工厂正式下线。众所周知,一辆车的生产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与总装四大步骤。首台的下线说明了首批量产的已经开启了焊装阶段,在新车发布后仅仅两个月便完成首台的焊装,这意味着的量产基础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经过涂装与总装之后,便能与消费者见面了。

造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品牌发布两个月之后便完成首个焊装完成,证明了新特在量产之路上的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稳健,也显示出“创新融合”合作模式带来的远超行业的量产速度远超其他新能源车企。

新造车企业在保证了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前提下,与时间赛跑成为制胜关键,成立不到一年却即将量产交付首款电动汽车产品的新特似乎深谙这一道理。新特发展的每一步、解决量产问题的每一个措施都透露出稳扎稳打的风格和对市场深刻的洞悉,能不能为其他互联网车企带来启发不得而知,但至少新特抓住了最关键的发展机遇。在即将到来的“交付”大战中,新特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