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44%增长率背后,新能源汽车还要迈过这些坎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高增长。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下,自主品牌销量和市场份额取得双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市场占有率为53.1%,上升5.9个百分点。

在销量猛增的同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也为合资品牌带来了无形的压力。2023年夏季测试结果显示,国产新能源车型在加速性能、隔音效果、车机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相对于合资品牌和进口车型保持领先。

在新能源车赛道被自主品牌碾压,合资品牌应如何应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要想更上一层楼,还需迈过哪些坎?

 

合资需向自主“取经”

 

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接连宣布两条重磅消息,一条是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另一条是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大众汽车将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持有后者4.99%股权,开辟了传统跨国巨头与中国造车新势力合作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车企头一回以智能化技术反哺跨国车企。

 

在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中,小鹏汽车将贡献整车平台、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系统,大众汽车则将提供全球领先的工程和供应链能力。奥迪与上汽集团的联合开发也将采取这种方式,比如双方联合打造的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高端品牌智己汽车的电动车平台开发而来。

大众汽车集团选择在电动化领域与中国本土车企合作,反映了一个行业共识:在新能源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技术相对于合资品牌已形成领先优势。

与这一行业案例不谋而合的是,在2023年夏季测试中,针对37个品牌、60款市场热销新能源车型,从基础性能、乘坐体验、智能化、安全可靠几个维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续航方面,所有新能源车型满载平均续航达成率64%,其中国产车型的平均续航达成率64.8%,合资和进口品牌续航达成率62.3%,续航能力排名前10中国产车型占据9席;而在加速测试中,排名前20名中包含17款国产车型。

在智能化、舒适性配置和性价比方面,国产品牌整体表现也优于合资品牌。颠簸噪音测试中,静谧性较好的车型前9名均为国产。车机测试中,国产新势力品牌语音交互和车机流畅度表现优异,新能源车型比传统燃油车型体验更好。此次夏测首次加入手机控车测试项目,国产新能源在App功能丰富度上更佳,可以提供遥控泊车、进出车位、哨兵模式等亮点功能。

对于这种国产新能源车型全面超越合资的现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道:“中国自主品牌持续创新的能力很强,现在已经占据优势,未来也很难会落后。”他分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领先合资品牌的主要原因,在于自主品牌善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推动了自主品牌的持续领先。

因此,崔东树判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是可持续的。跨国车企可能会吸收本土企业新能源技术,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但我们不应该过分解读这种现象。而是应该认识到,中国车企与国际的合作更加紧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的领先将持续多久?崔东树认为,自主品牌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压力会日益加大,自主品牌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市场份额也会持续上升。”

 

面临共同的技术难题

 

虽然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整体水平已经领先合资品牌,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横亘在自主、合资面前的共同的技术难题。

最近,高温天气持续“烘烤”北方地区,北京更是首次连续两天气温突破40℃。2023年夏季测试结果显示,夏季高温会对新能源汽车电量损耗、防晒隔热、空调降温、车内甲醛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测试发现,由于电池温度高、热管理系统需要耗电冷却,新能源车充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电量损耗,实际充电量比电池的标称容量更多。

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雷洪钧认为,需要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电池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电池寿命和性能,因此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是必要的,虽然会有电量损耗,但也是确保电池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雷洪钧建议,通过完善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如:充电设施配备良好的散热功能;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的布局,使充电点更加密集和便捷;充电设施配备一些冷却方式;为充电设施提供遮阳保护,延长使用寿命等。“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用户的充电体验,还可以增加电动车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雷洪钧表示。

而根据测试结果,新能源车车窗玻璃的红紫外线隔绝能力和车价正相关,越贵的车隔绝效果越好。由于对人体伤害更大的是紫外线,车企对隔绝紫外线的重视程度相比红外线更甚,相对应的,所有测试车辆的红外线平均隔绝率为72%,紫外线平均隔绝率则为84%。

对此,雷洪钧分析道,紫外线隔绝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车内紫外线辐射对车内乘客的伤害,同时也可以保护车内材料和装饰的耐久性,延长电池组的寿命,但车窗紫外线隔绝能力并不是一项强制性的要求,而是取决于车主的个人喜好和需求。“红紫外线隔绝能力与车价正相关,主要是受材料品质、科技配置、车内装饰保护能力、品牌提升需求等影响。但高价位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更好的红紫外线隔绝能力,消费者购车时应充分考虑个人需求和预算,选购符合自己需求的车型。”雷洪钧称。

测试的60款车型在经历4小时以上的高温暴晒后,所有车辆开启空调后15分钟内平均降温13.85℃,没有车辆能够降至30℃以下,制冷效果不如平时。这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空调系统方面的表现不如燃油汽车?雷洪钧给出了否定答案。

他介绍,当前新能源车型的空调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进,与燃油车型一样,新能源车的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温度控制和良好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新能源车型的电动空调系统一般比燃油车型的机械式空调更加高效,因为电动空调不会依赖发动机的运转,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同时,一些新能源车型还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内外环境实时调节空调的工作模式,提高能效和舒适性。

此外,懂在测试过程中还发现,新能源车型经历暴晒后,车内甲醛挥发量明显升高,是非暴晒环境的3-5倍,越是内饰豪华的车型,甲醛释放量越高。通过手机App远程开启空调,不一定能降低车内甲醛量,除非App有单独的外循环控制开关。

雷洪钧分析,新能源车在暴晒后甲醛挥发量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越好的车型,内饰材料常常采用更多的合成材料和塑料,同时高温下加速了甲醛的挥发。他建议,为了减少车内甲醛含量,车主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经过甲醛检测认证的车型,并尽量避免高温暴晒车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