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忘了汽车钢板厚度吧 汽车重根本就不等于安全!

汽车碰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位移、大应变的非线性物理过程,约束变量多达上千种。而在汽车碰撞发生时,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正是体现在通过车体的结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轻乘员和行人所受伤害的程度。因此,改善汽车结构抗撞性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合理的结构以及材料本身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从而减少碰撞双方人员所遭受的能量冲击。

所以在21世纪已经过了快20年的时候,如果还有人说“钢板厚的汽车就是安全的汽车”,那你完全可以“拒绝他的消息,并回给他一个白眼”。为什么这么说?下面笔者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史上最严苛的碰撞测试告诉你吸能的重要性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两年前本田曾经搞了国内第一个全程对外公开的车对车碰撞试验,当时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除了因为是首次全程公开外,此次碰撞条件的苛刻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当车对车、15度角碰撞、25%碰撞重叠率、各自车速56km/h这样几个关键词聚在一起时,毫无疑问这就是市场最严苛的碰撞测试。


​自从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于2012年开启25%正面偏置碰撞后,这项测试俨然成为众多汽车品牌的滑铁卢,甚至包括奥迪奔驰雷克萨斯在内的一众豪华品牌车型在测试中也仅取得了“Poor”的最差评级,然而彼时本田旗下的雅阁思域奥德赛等车型却取得了“Good”的最高评级。


​然而这次测试的情况又不一样。虽然同样采用了25%的偏置重叠率,但IIHS是车辆与固定物体相撞,速度为64km/h;而本田的测试为车对车碰撞,相对速度超过100km/h。而且由于受力面均为不规则物体而非坚硬壁障,碰撞的结果也更不可控。此外,15°角也能更好地模拟真实道路上的对撞事故,比如车辆跑偏或急打方向盘导致与对向来车相撞

碰撞测试的结果是两辆雅阁测试车的乘员舱均无明显变形,四个车门可顺利打开,无论是驾驶席假人还是副驾驶席假人的头部、胸部等关键部位受到的伤害值都远远低于基准值,最大伤害值也仅为基准值的60%左右,表现十分优秀。这意味着现实情况下如果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两车的驾驶员都可以“自行下车处理事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