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车“超长质保”引发的三方博弈

  • 作者: 车e估
  • 2023-11-01 09:42
  • 501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821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5.5%。

过千万辆的保有量意味着有更多的车跑在路上,与之相伴的动力电池出现故障或事故的情况也将随之增加。

车企为了让消费者吃下“定心丸”,相继推出三电系统“超长质保”。目前已有15家车企推出“三电超长质保或终身质保”,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奇瑞新能源、长安深蓝、蔚来、小鹏等车企。三电系统“超长质保”已然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标配服务。

当然,“超长质保”存在不少限制条件。比如每年行驶里程不超过3万公里,要求定期在官方售后渠道对车辆进行保养,尤其是三电系统故障必须在官方指定售后维修。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现故障主要有三类:一是因电池自身质量原因出现故障;二是意外、事故等导致电池受损;三是行驶里程过长,电池严重衰减。

如因电池自身质量原因出现故障,无论维修还是更换,车主无需承担相应费用,只需把车交回厂家。在车主购买保险情况下,因事故导致电池受损的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

在这一利益链条中,车企、电池厂、保险公司三方围绕高企的电池维修成本,矛盾日益突出。

先看车企,动力电池无疑是新能源整车成本的重中之重。随着汽车销量和电池使用时长增加,动力电池衰减、性能损坏带来的售后问题不断,无偿更换电池对车企而言是巨大的成本压力。事实上,车企在销售新车时向消费者承诺的超长电池质保,实际的质保方并非车企,而是向它们供应电池包的电池厂商。此背后的原因是,除了比亚迪等极少数车企可以完成电池自产外,大多新能源车企的动力电池均由宁德时代等代表的电池供应商提供。

车企销量增多,电池厂为质保服务所付出的履约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比如维修网点、技术人才扩充、仓库配套、物流服务升级等,都需要电池厂不断加大投入来满足日益新增的维修需求。

再看保险公司,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特性所致,出险率、承保成本都比燃油车高得多。据中国财产再保险统计,新能源汽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新能源车案均赔款整体高于传统燃油车,家用车达到7201元,高出燃油车近600元,而其中电池维修就占据了很大部分。去年8月,一款整车售价30万元左右的极星电动车,因维修更换电池组需要54万元引起热议和质疑,保险公司最后对车辆直接定了全损。在缺乏动力电池维修定损及维修尚没有明确的标准下,保险公司不得不承担高于实际的车辆维修成本,且没有更多选择。

目前车企、电池厂、保险公司三方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或许只有车企和电池厂进一步调整新车销售中的动力电池质保条款,才能在两者的利益链条中做到平衡。至于保险业“叫苦连天”的新能源汽车难定损,业内已迎来首部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团体标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规范》。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