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邓海兵:关于刹车片和刹车盘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深度】制动系统技术专家邓海兵:关于刹车片和刹车盘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引言

岁末年初,正是总结收获与经验、布局未来规划的时刻,2023年底的法兰克福展貌似喧嚣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危机,面对还未从疫情中完全复苏的市场,内卷和价格战无处不在。汽配工厂和汽配经销商,如何破局?未来如何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刹车片和刹车盘行业生态,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思考与建议,希望不论是对经验总结还是战略规划,都能起到抛砖引玉、发散思维的作用。

作者|邓海兵

图片|网 络

图片

刹车片和刹车盘作为一对摩擦对偶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部件。


纵观当前刹车片、刹车盘行业生态,发现有如下乱象:

品牌无节制

刹车片作为销量和利润较高的易损件,一直以来都是后市场的热门产品,进而导致了刹车片厂家及品牌泛滥成灾、质量参差不齐,在后市场俨然成为了过渡存量产品,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刹车盘因为更换频率相对较低,情况稍好一些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渠道无次序

传统的逐级代理模式、新型的连锁模式、联盟模式、渠道下层……..,厂家也好、平台也罢,为了拓展和抢占市场,各种渠道和模式层出不穷,相互挤压,效果却不一定好。

价格无底线

没错,价格是第一杠杆,但没有利润的商业模式注定没有可持续性。疫情以来,消费降级、市场萎缩,大家拼的不是谁更高,而是谁更低,价格厮杀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没有底线。同时,工厂、经销商和修理厂的经营成本在不断上涨,利润越来越低甚至难以为继,苦不堪言。

宣传无节操

品牌宣传本身没错,而且也是必须的,但起码是积极的、专业的、科学的,在不断提升品牌力的同时也要助力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当下很多工厂、平台和经销商为了抢占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过渡宣传,已经到了没有节操的地步,比如无热衰减、不掉灰、零噪音、零抖动、摩擦系数国内最高等等,表面看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效果,长远来看必将自食其果。

售后无标准

在中国汽车后市场,刹车异响、刹车效果差、掉灰严重等普遍认为是刹车片的问题;刹车抖动则普遍认为是刹车盘的问题,两者可以说是互相推诿、爱恨交融。最常用的解决方案就是直接更换,简单粗暴,给客户的印象就是品牌不行,产品质量差。


刹车片和刹车盘,作为摩擦对偶副,本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如同孪生兄弟一般,但现实却是各自为战、乱象横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乱象和不利局面,建议工厂和经销商们秉承“三现主义“思维,协同发展。以往那种守株待兔、墨守陈规的思维理念是被动的、想当然的,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主动出击,积极求变。

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改变呢?小编投石问路,分享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深耕产品、技术与服务,盘片融合协同发展。


怎么理解呢?先举个例子。


小编有13年的主机厂工作经历,其中有8年汽车制动系统、底盘系统设计开发的工作经历,与刹车片和刹车盘厂家,不管是国际一线品牌还是国内头部品牌,都有着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主机厂刹车片、刹车盘设计选型的原则并非国际大牌、最好或者最贵,而是根据车型定位、用户群体及性能定义,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最终选择匹配效果最好、性价比最高的盘片组合。


具体来讲,在采购竞标阶段,盘片厂家各自提供最优化产品方案(包括技术方案、价格、售后质保等);设计验证阶段,彼此协作、相互匹配验证及优化,直到最终量产上市。在此过程中双方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一方仅考虑自身利益,竞标和量产配套都是不可能的。


图片


双方在主机厂领域深耕产品、技术与服务的理念,以及协同分工、合作共赢的思维,对后市场未来生存与发展也极具借鉴意义,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内贸市场,同样适合外贸市场。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技术积累:苦练内功,持续技术投入与研发、设备升级改造、降本增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且保证安全的产品。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仅仅是体量,关键是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稳定性及流程体系具备一定的实力,且有品牌向上发展的企业,建议尝试参与主机配套的开发,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又一个助力点。


●产品营销:切实践行“三现主义”,多走出去了解市场生态和客户需求,协助经销商制订正确、科学、专业的品牌宣传策略、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体系;具体来讲,不仅要适时提供商务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专业的产品培训与营销帮扶,比如产品培训、检测手段、售后故障原因及对策等;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经销商性质及区域生态,在库存上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大数据支持与帮助,以专业化赋能市场营销。


●市场融合:不管是盘片工厂还是经销商,融合交流,协同拓展市场;通俗来讲,好的刹车片不一定与所有刹车盘匹配效果都好,反之也是如此。建议两个工厂在技术研发、匹配验证方面加强合作,确保摩擦对偶副效果最好;针对重点区域或重点客户,建议携手牵头组织经销商的产品研讨会议、协同拓展销售渠道、共同打造专业的品牌宣传、售后服务及质保体系,不断消除认知误区,不断净化后市场生态,进而淘汰劣质产品与工厂,合作共赢。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