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召回20年 筑牢汽车质量监管防护墙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水平不断进步,汽车产品质量也牵动着消费者的心。作为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管理举措,缺陷召回在推动汽车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是国内汽车召回管理制度实施20周年,回顾20年来汽车召回的变迁,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了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手段。

汽车召回总量过亿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累计实施汽车召回2842次,涉及车辆达1.03亿辆,约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30.6%。通过梳理20年来国内汽车召回总量和召回次数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近10年年均召回汽车次数达到210次,年均召回汽车总量在853万辆以上,已呈常态化趋势。其中,2016-2018年受到高田气囊集体召回的影响,年召回总量连续三年维持在千万辆以上的水平,并在2017年一举突破2000万辆,在国内乃至国际汽车召回历史上都属罕见。通过具体召回情况来看,2017年大众(中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因“气囊气体发生器外壳破损导致碎片飞出”召回486万辆车型,成为历史单次召回数量最多的案例。此外,上汽通用五菱于2021年针对“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阀芯耐磨性不足”召回超过了143万辆车型,成为自主品牌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召回。

从参与召回的汽车品牌属性来看,早期国内的召回活动基本以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为主。作为国内第一个汽车召回案例,2001年2月,因车祸暴露出帕杰罗制动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三菱对帕杰罗V31、V33两款进口车型实行了第一次召回。自主品牌后续也意识到了召回的重要性,加入召回大军。奇瑞在2005年11月26日宣布召回部分东方之子车型,迈出了自主品牌主动召回第一步。而根据近些年的召回统计来看,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在召回总量和召回次数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常常在同一年发起多次召回,并且所涉及的故障点也更加细化,体现出传统豪华品牌在质量验证方面的优势。

政策方面,自2004年3月15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工作。后续随着摩托车、轮胎、底盘、儿童安全座椅等相继被纳入召回管理范围,召回不再仅仅局限于家用汽车,而是扩大到全部机动车领域,并且涵盖更多的重要零部件。此外,通过增加主管部门现场调查,以及明确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需报备等,进一步规范了汽车召回流程。随着国内汽车召回制度不断完善,相关部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促使企业愈发重视产品质量问题。

企业态度转变 消费者变得更加宽容和理性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在汽车召回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现在召回方式上,经历了由被动召回到主动召回的过渡。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许多厂家在产品设计、生产阶段发现不了的问题。通过受理消费者的投诉,监管部门对涉事企业启动缺陷调查,并实施企业被动召回,是最初国内汽车召回的主要方式。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由缺陷调查而引发的召回车辆数量达43万辆,占当年国内汽车召回总量的80%。

后续,随着企业对待缺陷产品的态度逐渐转变,主动召回的意识开始增强,能够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缺陷问题,第一时间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2023年,由缺陷调查引发的召回车辆数量占比仅为40%左右。

而作为汽车产品的体验者与缺陷问题的发现者,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也对国内汽车召回起到了间接推动作用。最初,消费者往往谈召回色变,认为“召回产品等于劣质产品”,不能买。如今,消费者面对汽车召回已经变得更加宽容和理性。曾有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召回说明了企业负责任的态度,不会对购车形成过多影响;还有消费者表示,那些从来不召回的企业生产的汽车开着更不放心。良好的舆论环境为企业自主实施召回提供了勇气和信心,继而形成良性循环。

“暗召”现象仍然存在 躲避召回不作为有损品牌形象

虽然目前我国汽车召回数量已经跃居全球领先水平,不过,相较美国等汽车召回制度成熟的国家,在召回积极性与召回透明度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差距。

厂家给4S店提供的“车辆变速箱抖动问题”解决方案告知书

一方面,“暗召”情况普遍存在。由于担心影响品牌形象,部分企业仍然采取“暗中操作”召回车辆问题的情况,在车辆维修或保养时悄悄进行缺陷问题修复,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车主向车质网反映,某日系品牌针对旗下部分车型存在的变速箱抖动问题,检测更换变速箱总成,不过该通知仅在4S店内部发布,由于没有正式发布召回公告,对于存在问题但未进店处理的车辆可能无法消除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躲避召回现象较多。部分企业轻视车辆质量问题,对于消费者的诉求避重就轻,试图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掩盖产品瑕疵,这无疑将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某德系豪华品牌车型被车主曝光存在核心部件异响问题,同品牌其他车型此前也存在类似问题,并且曾两度召回相关涉事车型。然而具体到本次出现问题的车型,企业却以该问题不属于故障,不影响安全驾驶为由拒绝召回或延长质保服务,仅为车主免费更换相关部件并提供一定额度的代金券,引发车主强烈不满。

总结:

汽车召回制度在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20年来汽车召回的历程不难看出,相关部门对于召回机制进行了不断完善优化,促使企业召回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对于缺陷产品的质量溯源也更加精准高效。而消费者对于缺陷产品的包容度更高,能够理性对待召回方案,积极配合企业整改相关问题,共同助力汽车产品高质量发展。然而,面对缺陷产品存在的问题,极少数企业仍然抱有侥幸心理,通过暗中召回甚至躲避召回等方式消极“处理”问题,不仅对于消费者知情权造成了侵犯,更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对品牌口碑也将造成恶劣影响。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