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皮越厚越安全?这个答案完美帮你解答

“××车型车皮比较厚实,摸起来就让人觉得安全放心,不像有些车型车皮薄得一按一个坑”。经常有这样的观点为不少消费者所乐道,甚至于有些4s店的销售人员把它也作为推销产品的一种理论,但这种观点是对汽车安全的一个严重曲解,是不了解安全本质的一种表现。

我们能够摸到的车皮无外乎车顶、发动机罩和车门等,这些都属于车身的覆盖件。在碰撞中这些部件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如果只是靠它们的话,车肯定会被撞成一堆碎铁。而好的车型之所以能在碰撞后保存完好,是因为在内部还有更为关键的结构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车身结构。

这部分结构承担了吸收、分散碰撞能量和抵御变形的功能。在抵御碰撞的关键部位(如A柱、B柱和C柱)采用高强度钢板,其强度最高能达到1000Mpa以上,远远高于覆盖件的强度。

除了关键部位的高强度以外,其结构是否合理也很关键。在C-NCAP的碰撞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推出年代越久的车型,由于设计水平较低,因此其得分往往越低,而车型越新,安全水平也就越高。

以C-NCAP试验为例:马自达6睿翼看起来车皮很薄,但其却采用了强度高达1480Mpa的超高强度钢板,不仅降低了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也对安全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C-NCAP的测试中,该车三项试验后乘员舱结构均保持稳定,车内假人受到的伤害很小,最终以高分获得了5星级评价。

郑州日产奥丁是一款外形硬朗的SUV车型,其车皮摸起来非常皮实,按照“车皮越厚越安全”的观念应该属于“安全车型”之一。但在C-NCAP的测试中,该车却露出了马脚。正面两项碰撞试验后,该车均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形,车内假人受到较严重伤害(正碰头部得0分)。究其原因,是因为该车推出年代较久、设计比较落后,内部结构的吸能、分散和抵御变形能力不够。

结论:安全看不到、摸不着。可以说用料越足越厚道,但不能通过钢板厚薄来定安全。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