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不允许起火爆炸!动力电池新规要来了

  • 作者: 电驹
  • 2024-05-30 09:29
  • 425

日前,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新标准做了一系列修改,其中核心就是提高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从而最终目的实现电池发生热失控后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让车内乘员有足够逃生时间。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规都有哪些变化?

提升动力电池测试标准

从修订的电动车新规来看,主要包括提升热扩散要求、完善热扩散测试方法、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及快充循环后测试。

在具体的测试验证方法上,《安全要求》提出了“针刺、外部直接加热、在电池单体内部布置加热片”三种触发电池单体热失控的试验。试验时,制造商可自行选择其中一种触发方法,也可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

当采用推荐的三种触发方法均未触发热失控,则认为电池产品无法被触发热失控,试验通过;若电池单体发生了热失控,则应提供报警信号,且报警信号的发出时间应不晚于触发单体热失控之后的五分钟,否则就判定实验时效。

如果发出热事件报警信号,还要观察一下情况:

1、电池包或系统是否发生起火、爆炸;2、烟气在报警信号发出之前,以及之后5min内是否进入乘客舱。

若发生以上任一种情况,则判定试验失败,只有两种情况均未发生,则可判定试验通过要求。

覆盖电池品类更全

《安全要求》将“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可充电储能装置”改为了“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也就是说,新规不仅覆盖常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还包括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新型动力蓄电池。

5分钟逃生时间远远不够!

电驹小编认为,更严格的电池安全标准对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绝对是有利的,但是五分钟时间还不够的。

在一些极端的碰撞变形后起火的案例中,5分钟的逃生时间还有点短。更何况如果此时车门锁死,必定耽误救援时间。一旦救不出来,动力电池再起火,就会发生伤亡危险。

而且要知道,电车起火的“威力”更大。一是发生碰撞之后,动力电池容易发生爆燃;二是电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难扑灭。据悉,扑灭一辆起火燃油车的用水量约为1吨,而扑灭一辆电动车的用水量在十几吨到100吨;三是电动车起火的复燃率高。根据某机构测算,锂电池起火最多可复燃15次。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新规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电池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让车内乘员有足够逃生时间。

据悉,在新标准制定过程中,研究组从行业调研问卷反馈的情况了解到,截止至2024年2月,已有78%的企业已具备“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基于上述情况,研究组一致认为将热扩散要求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具备技术可行性。因此新标准提升热扩散要求至“不起火、不爆炸”。

最后,你对电动车新规怎么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