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固态电池技术竞争升温,中日韩谁将领跑电池技术革命?

每经记者 苗诗雨    每经编辑 孙磊

作为业界瞩目的颠覆性电池产品,全固态电池日前受到各方关注。

近日,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多家企业全固态电池研发消息的出现,固态电池在资本市场再度“升温”。6月5日盘中,中科电气、璞泰来、尚太科技、恩捷股份等固态电池相关概念股涨幅一度超过5%。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电池产业主流产品看,目前各企业加大对固态电池技术的投入,以A股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也十分关注‘固态电池’概念,近期部分相关个股表现活跃。”

实际上,因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安全性能高等优势,全固态电池技术自出现以来,就被业内看作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产品。从全球市场看,不仅中国各企业布局火热,日本、韩国等企业也在提速全固态电池的布局。

全固态电池量产赛正酣

从电池储能科学技术的定义看,固态电池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液态、混合固液和全固态,划分标准主要根据液态电解质在电池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其中,全固态电池是指只含有固态电解质,不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

对比目前液态锂电池,全固态电池能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快速充电等优势,逐步成为近年来业内各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目前,市场主流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资料图)

根据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等电池企业均已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业链。例如,国轩高科方面告诉记者,目前其已实现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制备,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可实现350Wh/kg。欣旺达副总裁梁锐也向记者透露,目前400Wh/kg固态电池已经在实验室研发出来了,将在2026年建设生产线进行初步量产。

同时也有多家企业日前向记者透露,国家或出资数十亿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板块相关概念多次走强,其中,4月23日至4月26日,板块曾出现连续4个交易日持续上涨的情况;5月29日,板块再度走强,翔丰华、东方锆业、金龙羽、三祥新材等多股在当日的股价涨幅超过5%。

“全固态电池技术作为新技术产品,哪家企业能够率先完成研发量产,未来在这一领域取得龙头位置,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某知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资本市场动态看,多家企业将2027年作为全固态电池生产的中期目标,资本市场对相关概念的关注度也较高,但距离技术落地仍有时间,要理性看待资本市场的火热现象。

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的市场规模,2025年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65.8%。

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近5年增速第一

资本市场的全固态电池热潮并非空穴来风。基于全固态电池更安全、更稳定等优势,全固态电池已成为全球各国和各企业竞相争夺的技术新高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此前也表示:“全固态电池已成为全球电池科技的竞争焦点,以固态电池为核心的电动汽车有可能改变未来产业布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苗诗雨 摄

“固态电池,特别是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事关科技主导权之争。”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也向记者直言。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当前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中、日、韩、美、欧五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均处在研发推进阶段。从竞争态势看,市场逐步呈现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力竞争的全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格局。

陈军表示,目前丰田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申请的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已从最初的材料探索,逐步转移到电芯的试制。从各国研究进度与目标看,中国在1~2年内有望实现600Wh/kg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固态电池;日本方面,2027年~2028年将是丰田量产全固态电池的时间“锚点”。

从目前竞争格局看,日本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和研发进度较为领先,日系车企丰田、日产本田已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韩国研发主力集中在LG新能源、SK On、三星这三大供应商;中国市场呈现以广汽、上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同步布局研发的态势。

“目前日本、韩国全固态电池布局要早于中国,(日、韩)部分车企提出的时间节点是2026年装车实验。”国轩高科固态电池项目总工程师潘瑞军向记者表示,“(日、韩)虽然起步早于中国,但目前中国的锂电池竞争优势也很明显。”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数据显示,在锂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领域,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全固态电池最终能否大规模生产,仍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建设,(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建设如果没有‘中国玩家’(参与)在里面,可能困难比较大。”潘瑞军表示。

李峥也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凭借电池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不断壮大的科研力量,与国际市场差距不断缩小,锂电池产业从“跟跑”实现了“并跑”。李峥表示:“到现在,全固态电池还没有真正进入量产阶段,而是处于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液态锂离子电池积累的状态。因此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固态电池领域都有非常大的机会。”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