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对话机车刘奶奶:花甲之年,追梦不晚

遇见温暖,不舍爱与自由

与刘学英的初次交谈,恰逢她刚刚结束甘肃之旅。

5月19日,刘学英从安徽启程,向西骑行,这是她的第四次长途自驾,陪伴她的依旧是那辆宝马C400GT。临行前,女儿拥抱了她,叮嘱她路上注意安全:“天太热就把车‘打’回来,(你)坐飞机回来。”刘学英“嗯”了一声,踏上了旅途。

5月20日,刘学英骑行300余公里后抵达河南郑州。和此前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让路遇的陌生人帮她拍摄记录行程。“大家好,我是机车刘奶奶。”依旧是熟悉的开场白。镜头中,陌生人也依旧对刘奶奶格外友善,向她介绍当地的景点和美食。

离开河南,经过西安,5月23日刘学英抵达甘肃。她在麦积山风景区留影,又从天水骑行至兰州,品尝了麻辣烫羊肉泡馍,后于25日抵达武威。“出发时候是16℃,早上8点到了10℃,越走温度越低,到了中午又热起来了。”刘学英说,由于地方温差带来的体感不适,她不得不于27日结束行程返回安徽。按照每天骑行300公里计算,这些天她已经跑了近2000公里,疲惫辛苦,却也将风景和满足尽收眼底。

回忆这几天,让刘学英印象最深的是一对甘肃的情侣。“他们看到我发布行程,晚上十点买了很多水果给我送过来。”刘学英说,因为天气原因,加上一直没休息,她的身体并不是很舒服,但两人的热情和陪伴给了她很多力量,让她能继续整装待发,投入次日的旅程。

在刘学英的印象里,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不论是去海南,还是到西藏,沿途遇到的人,不管老少,都对我很友善。”刘学英说,有宾馆老板热情周到的问候,有当地摩友带她品尝美食、欣赏风景,在经过骑行环境不佳的地方,还有人会主动掏出巧克力、葡萄糖塞给她……这些小小的善意聚沙成塔,在刘学英心里盖起一座暖房。

平日大大咧咧的刘学英自然不言感激,却将这些感动都记在了心里。她说,到了她这把年纪,不想把这些单单记在心里,更想变成具象化的影像留存下来,所以她开通了社交账号,让更多人知道“机车刘奶奶”,知道她遇到的温暖与爱。

用刘学英的话说,她珍惜每一次遇见的机会。“毕竟这一次遇见,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青春没有售价,摩托直抵拉萨

1961年,刘学英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这里在1992年曾被评为省级贫困县,直到2019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刘学英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贫穷形容。“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件棉衣四个孩子穿”,为了脱离那样的状态,刘学英和丈夫扒过绿皮车窗到汕头废铁,积累本钱后做过小百货生意,她卖过卤菜,也做过劳务中介……终于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家里的日子一点点好起来,孩子也顺利考上了大学。

年轻时,刘学英就有一个摩托梦,她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骑上摩托车,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然而,对于彼时生活在农村的妇女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婚生子、操持家务、打拼事业,几十年来,刘学英一直把梦埋在心底。直到岁月蹉跎,子女皆已成家,刘学英成了“刘奶奶”,梦也终于走进了现实。

2022年8月,59岁的刘学英瞒着家人,偷偷到江阴一家摩托车驾校报了名。年近60岁考驾照,连驾校的老师都颇为惊讶。然而,刘学英凭着一股韧劲儿,反复背诵刷题,仅用一次就通过了理论考试。可到了真正实操机车,对于油门和离合的控制,刘学英并不熟练。在经历过考试失败后,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那个时候我就跟我老公说了我考摩托车驾照的事,他一直想让我考汽车驾照,没想到他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还一直鼓励我。后来我想,放弃也不是我的性格,60岁是考驾照的槛,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一定得抓住。”

在家人的鼓励下,刘学英重振信心,经过反复练习,于2022年9月如愿通过考试拿到了驾照。取得驾照后不到4个月,她便开启了首次长途自驾,如果说上一次出发是为了家人,这一次出发则是为了自己。

在子女的资助下,刘学英买了一辆二手本田CM300摩托车,2022年12月27日,首次选择向南方骑行。初次骑行,刘学英考虑到自身驾驶技术,选择先将摩托车托运到广州,自己坐车到广州取车,之后三天骑行800公里。途经茂名,到达徐闻港,后坐轮渡到海口,又前往三亚。路过的每个城市她都会去转转,中间儿子结婚回家一趟,春节回家又团聚一下,过完春节后继续骑行,从湛江到达广西,再到湖南、湖北,前后时长一个多月,骑行了10000多公里。

有了初次骑行的经验,刘学英在摩友的建议下,换了一辆宝马C400GT。2023年5月9日,她骑摩托车从浙江湖州出发,经过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最后走318川藏线,历时38天终抵西藏拉萨,完成了一次“灵魂之旅”。

家人尽管很不放心,但仍会在刘学英每次临行前为她加油打气。不仅如此,为了让母亲在路上不感到枯燥,子女们还专门给她买了拍摄设备,让她在路上拍照、拍视频。“在雅江的时候,我连续两天失眠,一开始不知道自己身体情况,以为是喝了酥油茶睡不着,后来,经过询问才得知这是高原反应。”刘学英说,为了应对高原反应,她买了葡萄糖、维生素C氧气,最终顺利穿越318川藏线,抵达了美丽的拉萨。“到达拉萨时,我激动地哭了一场。想想一路的艰辛,我都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

半生后悦己,不留遗憾

到西藏,至漠河,向海南,走甘肃……两年来,刘学英摩旅已走过大半个中国,骑行距离近4万公里。在她的摩托车前挡风玻璃上,贴满了代表她去过的不同地点的标签。

刘学英曾到济南七星台“打卡”。“山东人很热情,和我的性格很合得来。他们请我喝咖啡,但我哪好意思,还是付了钱。他们也会和我拍照,跟我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刘学英说,有机会她还想再一次骑行到山东

为了发布出更好的视频,刘学英在平日还努力练习剪辑。“我就自己学,看别人怎么拍、怎么剪,一点点学。”刘学英说,虽然自己拍的和剪的不是那么专业,但都是真实的,发布的视频也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和鼓励。

截至目前,“机车刘奶奶”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收获6.5万名粉丝的关注。刘学英的故事还出现在各大平台,她的追梦之旅和励志故事也给更多有梦想的人带去了能量和鼓励。

刘学英说,通过摩旅,她认识了很多朋友。尤其是在和很多年轻人的交流中,她发现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代沟”,甚至显得格外亲近。“我非常喜欢跟人聊天,他们都说我社牛。我会主动跟摩友们打招呼。我感觉我也像一道风景线了,他们见了我都很热情,希望跟我拍照、聊天。”刘学英说,她和沿途认识的朋友都保持着联系,她是很多人的知心朋友,也是忘年交。

而就像刘学英所说,旅行的目的并不需要多复杂,追求远方更无关乎性别、年龄。那些克服恶劣环境的勇气,看到美景后的感叹,摩友给予的鼓励,陌生人的认可,都带给刘学英无限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让她有了新的人生体验,被网友称为“逆袭”人生的奶奶,最初的根还是在“梦想”二字。而刘学英也并不是一个不顾家的人,恰恰是因为顾家,梦想才会在子女都成年之后付诸实践。

刘学英告诉记者,从甘肃回来后,她决定短暂休整一段时间,她还偶尔会开启直播,和网友聊天,分享骑行的故事。“趁着年轻的时候,不要怕苦,该为追求梦想而奋斗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做,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刘学英说。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记者:李震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剪辑:徐超

标签: 机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