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行业丨新能源车将征收车船税, 7月1日起实施, 你还买吗?

为了适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车的车船税政策迎来调整。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发布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需达到新的技术标准。其中,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乘用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条件提升至不低于43公里,而纯电动客车(慢充类)的续驶里程需达200公里以上。只要续航里程低于标准,通通要交钱。

新政如何调整?

目前汽车行业的车船税还是基本全靠油车在贡献,而车船税是一年一交,可以由保险公司代缴,也可以由车主到当地税务部门直接缴纳,不过通常会跟交强险一起缴纳。如果车子年审时也会查车船税,需要车主在年审前把车船税交。

我国为了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给电动车和插混车在各种政策上开绿灯,用户购车可免缴车船税。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熟,如今的新能源车其实已经不再需要靠免税的方式强行推广,相应的政策也在进行修改。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方面,插电混动式和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43公里。纯电动客车(不含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不低于200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纯电续驶里程不低于50公里。纯电动货车续驶里程不低于80公里。

这比之前的标准高了不少,当然这个标准也排除了一大部分市面上的已有车型。对于大多数插混车主来说,新政造成的用车问题不大,因为他们的车型一般都能满足这个续航标准。但对于一些低端的插混车主来说,以后年审就要交税了。

插电混动式和增程式乘用车在保持一定电量的情况下,燃料消耗量也有新要求。具体来说,整备质量在2510公斤以下的车型,需要比传统车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低60%;整备质量在2510公斤及以上的,需要低65%。这是个硬指标,不达标的车型无法享受优惠。简单来说,插电混动式和增程式乘用车要比比纯电动乘用车更省电,才能享受优惠。

新政冲击最大的车型是氢燃料车,纯氢续航必须超过300公里才能免除车船税。但是目前市面上多数氢燃料车新的续航都在300公里以下。不过由于补能方面的短板,氢燃料车的市场保有量也不高。

但是,新政落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今年7月1日开始,新申请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车型才需要按照这些新政要求执行。而在这之前已经申请并列入优惠目录的车型,可以继续享受车船税优惠福利。

车船税如何收费?

作为消费者,相信大家较为关心的是以后购车需要缴纳多少车船税。目前新能源车的车船税缴纳数据没有出炉,而参考燃油车的收税方式,车船税的价格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排量和所在地区的定价,车船税并不是全国统一的,但是各省的定价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而且可以调整。

而车船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应纳税月份数。而车船税是按照汽车排量计算的,燃油车的税费方面,1.0L-1.6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是300元,1.6L-2.0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为360元,2.0L-2.5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是720元。这笔费用相比高昂的车辆售价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至于新能源车的车船税,则有待官方公布详情信息。

或许你会有疑问,不缴税是什么后果?首先我们要明白,车船税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以及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用以道路建设、维护等。如果人人不缴税,既影响了道路环境的建设,也会给自己用车造成很大的不便。

按照规定,车主如果没有缴纳车船税,地方的税务机关及地税局对于未缴纳车船税的车辆,将会停止办理车管所年审、年检等机动车的业务,肯定会对车主的工作与生活带来非常的不便。而不按时缴纳车船税的车主,被查出后还需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还不如按时缴纳更划算。

在轱辘哥看来,新能源车开始征收车船税实属正常。因为一直以来车船税基本来自传统燃油车,但是在新能源车冲击下,传统然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收窄,以今年4月份为例,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3.7%,较去年同期32%的渗透率提升11.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4月份售出的10款车型中,新能源车占了4四款,并且4月份上半个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还一度超过50%。

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升高,那么燃油车的份额缩小,给相关部门的缴纳的车船税便会开始减少,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伴随着燃油车缴纳的车船税费减少,那么新能源车开始收税也是顺势而为。

不仅如此,此次车船税政策调整也将鞭策企业加大对新能源车技术的投入和完善,让消费者享有更好的产品体验。从产品角度看,续航里程一直是困扰新能源车发展的痛点,如果能借助政策利器推动技术进步,对整个行业发展将是一大利好。

新能源车收取适当的车船税是合情合理,毕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为城市修路等公共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也是它们应尽的义务。如果永远免税,势必会影响政府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到各项公共建设和民生保障。而税费政策的调整,也将会倒逼车企进一步提高新车型的产品力,单凭政策红利已无法支撑新能源车长期发展,唯有不断改进技术实力,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