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因中国车企太能打? 两大日本车企关闭工厂

6月7日,铃木汽车宣布,将于明年年底前关闭位于泰国罗勇府的生产工厂。该工厂自运营以来,始终未能达到年产6万辆汽车的目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过剩的燃油车产能成为了难以承受的重担。

铃木的这一决定,也标志着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决心。

此外,斯巴鲁汽车则决定结束与陈昌集团的合资关系,年底前将关闭在泰国的生产工厂,并解雇既有生产工人。

斯巴鲁在泰国的新工厂启用仅5年便陷入困境,产量不足、效率低下导致亏空扩大,难以维持正常运营。与铃木相似,斯巴鲁也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其转型之路同样充满挑战。

铃木和斯巴鲁的退出,与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同时也暴露了日系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滞后和困境。

泰国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从泰国生产出来的电动整车能够以零关税的方式进入其他东盟国家,很适合中国车企进入并以点带面经营东南亚。事实上,不少中国车企早已开始了进军泰国市场的行动。

在燃油车时代,泰国曾抓住日本车企强势崛起的机会,承接日本海外出口的部分产能。

这一举动,泰国不仅将汽车年产能从1997年的36万辆突破至2012年的245万辆,还完成了汽车产业主要面向出口市场的转型。

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后,全球汽车产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泰国也开始顺应形势,接连推出EV3.0和EV3.5两项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

这一政策也吸引外国汽车制造商来泰国投资建厂生产电动车的中国车企。截至目前,包括上汽、长城、比亚迪等8家中国车企确定在泰国建厂,生产电动车的计划。

在泰国市场,比亚迪、MG、长城、哪吒等中国品牌的产品力不断提升,成本优势明显,对日系车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在去年的泰国市场上,每卖出去5台电动车,就有4台来自中国。

此外,泰国汽车市场的低迷、消费力的下降以及价格战的全面爆发,也加速了日系车企的退出步伐。

泰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制造国、全球第十大汽车生产国,是个相对成熟且体量不小的汽车消费市场。被视为“亚洲底特律”。但是从2023年6月开始,由于不良汽车贷款的增加和整体消费的停滞,泰国汽车销量开始出现同比下滑,近期汽车销量持续处于低迷状态。今年第一季度,泰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5%至16.38万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