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拿什么拯救车辆盲区 后视镜到底怎样才好用?

后视镜,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消除车辆侧后方的盲区。时至今日,连这一块小小的镜子都已经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功能,甚至是变成了电子屏幕与摄像头。那么本篇我就来为大家讲讲,汽车后视镜到底怎样才好用。

一、汽车后视镜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汽车,是没有后视镜这一存在的,其最早出现其实是应用于早先的汽车赛事之中。

最早提到“后视镜”一词的,是来自英国的女赛车手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itt),在 1906 出版的《女人和汽车》一书中提到,在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用一面镜子去观察后方的情况。

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itt)

后来在 1911 年的第一届印地 500 赛事当中,车手瑞·哈罗恩在自己的赛车上安装一个用镜子做成的简易后视装置,并夺得了冠军。 此后,后视镜成为了赛场上的明星选手,大家都开始效仿在赛车上安装后视镜,但在民用市场依旧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后续后视镜在 1914 年被注册了专利,但真正的面向市场大规模应用则是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比较戏剧化的是,当年人们去主动安装后视镜,居然是为了躲警察。

而到了 60 年代后,汽车后视镜才作为法规的硬性要求,被强制安装在每一台汽车之上。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后视镜也从原本的一面镜子,进化成了带有电动调节、收缩、加热等功能的产品,那么现如今我们该如何去用好我们的后视镜呢?

二、后视镜的这些功能你会用吗?

现在的汽车后视镜,电动调节、倒车自动下翻等功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么还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帮助到提升我们的呢?

首先,随着 6 月龙舟水季节的到来,相信大家所在的城市大部分都开始下起雨了吧,那么雨天行车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呢?

例如我最近开车通勤,经常能遇到空气湿度大以及下雨的天气,而这是后视镜的一项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部分用户平时都不会注意到。

没错,这就是汽车后视镜的电加热功能,作为以往豪华车上才拥有配置,现在大部分的车型都有搭载了。

我们上面所遇到的,空气湿度大导致的后视镜起雾情况,便可以打开电加热功能去快速去除雾气。另外在下雨天气,例如小雨或者刚下完雨后视镜挂有水珠的情况,都可以开启后视镜电加热功能,后视镜上的水珠可以很快的被去除掉,提高我们的。

当然,在大雨天气这项功能就显得不是那么好用了,所以在不佳的天气状况下,大家还是需要减速慢行,并且减少超车以及变道的次数,提高行车安全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后视镜的造型设计也会或多或少影响一些下雨天气的能见度问题,例如大部分汽车的后视镜都会有一点内嵌的设计,在正常行驶时可以起到一部分阻挡水珠的作用。

但当下的许多车型,都流行采用无边框的后视镜设计,这样就无法像普通后视镜那样阻挡水珠了,即便是小雨天气水珠也很容易沾到后视镜上。可以说,无边框后视镜的设计,都是美观性大于实用性的,并且同样镜面尺寸,没有边框也无法提升多少视野。

另一项功能大家平时不仔细研究车辆的配置表可能不会注意到,我们平时在夜间行车时,会发现后视镜会开始变色,颜色变得更深。那么恭喜你,你买到了一台带有后视镜自动防眩目的车型。

带有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的车型,其原理在于后视镜内部有二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光照射在后视镜上,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电液颜色,电压越高,电液颜色越深,也就达到了变色的效果,即便是后方车辆开了远光,也不会过度反射给驾驶员。

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便是自动防眩目功能还是比较敏感的,夜间行车容易误启动,要是加上雨天,会进一步降低后视镜的可见度,所以目前部分车型也在此功能上加入了开关,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开启或者关闭。

那么我们上面所说的问题,就没法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吗?

三、电子后视镜登场

无惧以上的种种问题,电子后视镜究竟又是如何从万人敬仰,发展到现在的人人喊打?

首先,电子后视镜是在 2016 年开始,在欧洲逐渐开始放开使用。起初,电子后视镜更多的应用在重卡之上,对于这种大型车辆而言,电子后视镜能够很好的起到补盲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车型不断发展,电子后视镜凭借其低风阻的特点,也开始在家用车型上出现。以往我们看电子后视镜,都是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随着去年 7 月份政府对电子后视镜的解禁,它的神话似乎也破灭了。

许多用户在体验完电子后视镜后的,第一句话说的都是:“太不习惯了”。由于与传统后视镜的布置位置不同,我个人在驾驶搭载电子后视镜的车型时,总会下意识的向着窗外看去,但是看到的却只有黑洞洞的摄像头模组。

其次就是大部分用户觉得,看着车内的屏幕会很累。这是因为,我们在从车外的视角转移到车内的屏幕时,眼睛会需要有一个重新对焦的过程,而就是这种过程往复多次后,用户就会觉得视觉疲劳。

最后的缺点就是成像视野的问题,我们平时在使用传统后视镜时,可以通过扭转头部以及身体,获取更多不同角度的后视镜视野,但现在的电子后视镜并没有这样的效果。

并且因为由屏幕成像,大部分人会丧失空间感,也就是判断不了距离后车的实际距离,停车时喜欢依靠后视镜的老司机,也会感到不习惯。但这种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重卡电子后视镜的解决方案,就是可以在后视镜位置加入车位的指示线,对方车辆或者障碍物逼进了这个线的位置,我们就不可变道或者需要停车。

还有就是车内屏幕的布置问题,例如阿维塔 12 这种,本身屏幕的尺寸就不是很大,还被布置在了远端位置,对于观察并不是很友好。而类似于路特斯这种布置在门板位置,并且尺寸够大的显示屏,就会好很多。

当然电子后视镜也并不全是缺点,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雨雾天气、后车远光炫目等问题,电子后视镜都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并且对于一些新手用户来说,电子后视镜对于他们来说仿佛也没有太大的使用压力,因为他们还没有习惯传统后视镜,上手电子后视镜也更快。

但我个人认为,当下最好的视野补盲方案,还是传统后视镜配合侧后视摄像头进行补盲,例如智己车型打灯后,屏幕上会出现相应方向的补盲视角。

对于电子后视镜是否好用,用起来又有哪些经验,大家也可以在评论中聊一聊。但就我个人而言,短期内还是无法适应的。

结语

汽车不断发展的当下,如何解决盲区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中。但随着目前技术的发展,除去后视镜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主动安全方案去帮助我们避免危险。虽然科技在发展,但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最为重要的,大家在日常驾驶中还是要注意安全,时刻关注路况。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