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征税大棒落地,中国车企要因此停止“出海”吗?

欧盟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这杆大棒,终于还是落地了。6月12日,欧盟发布声明,将于7月4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在原有10%普通进口关税之上,拟对中国比亚迪汽车加征17.4%的关税,对吉利加征20%的关税,对上汽集团加征38.1%的关税。这意味着上汽集团和其它不配合调查的企业面临的关税税率增至48.1%,势必将严重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

autohomecar__Chtk2WZqZHGALpmRAAVJ_Hhvaz070 (1)

实际上,在欧盟委员会启动反补贴调查以来,在中欧各界均引发巨大争议。海外媒体称,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决定可能会对欧洲车企产生深远影响,这不仅会损害它们在中国的业务,还会损害它们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尤其是德国车企。

下载

此前,宝马集团CEO齐普策在财报业绩会上也表示:“欧洲的汽车工业不需要贸易保护”,对中国电动车采取额外征收关税的政策,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另外,大众汽车CFO安特里茨也表示,(这种政策)只会带来“短暂的喘息机会”,从长远来看,降低成本才是保持竞争的必要条件。

autohomecar__ChxkPmZqZHKAMqzKAAF6ffpP0j4747

此次加征关税名单中,上汽最为“受伤”。这或许是由于其出口欧洲的汽车数量最多。2023年,上汽集团在欧洲十三国中国汽车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累计交付24.29万辆。而扩大到整个行业来看,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欧盟统一加征21%的关税,短期内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的出口量可能会减少30%。

1663eac859f647208f36965fc4811823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一边是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增加关税,另一边是欧洲各国争相推出各种激励措施,希望能够吸引在海外建厂的中国车企,从而争夺中国电动汽车工厂和就业岗位。毕竟,在欧洲本地建厂势必会带动大量欧洲本土下游产业的发展。中国车企也希望继续在欧洲长期发展,他们计划通过本地建厂方式应对。比如,比亚迪于2023年12月宣布在匈牙利建设工厂,成为首批在欧洲拥有自己生产设施的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而类似这样的投资合作会越来越多。

中国车企“出海”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路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狂风暴雨”。但很显然,我们不能因此停下“出海”的脚步,工业产品带给人影响一点不亚于影视文化作品,通过工业产品也同样能让国外消费者更好地认识中国。方法总比困难多,出口的路子不好走,那咱们就“出海”寻求另类“合资”。

文/彦夫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