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坚决不造车的零部件巨头:布局中国一个多世纪,一年进账1390亿元

汽车强国先强基,强基之本,在供应链。例如日本有电装、爱信精机、斯坦利电气、普利司通优科豪马等,美国李尔天纳克博格华纳安道拓德纳等,诞生出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保时捷等知名车企的德国,背后则站着博世采埃孚、大陆、巴斯夫马勒、蒂森克虏伯、舍弗勒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巨头。

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BOSCH GROUP)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去年销售额达到91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48亿元),同比增长3.8%;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48亿欧元,同比增长26.2%;息税前利润率5.3%,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简单介绍一下:博世成立迄今已有138年历史,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格尔林根-什勒霍,在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大约468家子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员工约42.94万名,其中大约有90,100位研发人员及工程师。

旗下业务分为四大板块: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能源与建筑技术。其中,智能出行业务涵盖电驱动系统、智能出行售后、汽车电子、动力系统、车辆运动智控系统、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等。这是博世集团最大的部门,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9%至562亿欧元,占比超过六成;EBIT为24亿欧元,同比大涨41.2%。

时间回到1886年,25岁的罗伯特·博世用父亲留下的1万马克遗产,创办了“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前身)。起初啥都做,从电铃、电话系统到点火器、电灯,由于盲目生产,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

这种情况持续了近十年,直到他对内燃机火花塞设备做了突破性改进,成功把这种火花塞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上,成功解决了内燃机点火系统这个“难题中的难题”。紧接着推出高压电磁点火系统,真正使得快速运转的汽油发动机成为可能,也让博世一举跻身国际汽车行业提供商的行列,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把业务拓展到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等市场。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搭载博世的零部件。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博世对汽车板块进行多次调整,2015年汽车技术业务部更名为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增加“智能交通”业务;2021年成立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整合动力控制域、智能座舱域、底盘控制域和自动驾驶等四个跟控制相关的团队;去年汽车板块独立,命名为“博世智能出行集团”,涵盖12个事业部、五大地区。

早在1909年(宣统元年),博世便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了第一家贸易办事处,距今已有115年历史。上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上海创建了首家汽车售后服务车间。

截至2023年底,集团在华设有34家生产基地和26个技术中心,拥有近5.8万名员工(包括1万多名研发人员),是博世除德国本土外员工数量最多的市场。过去十年在华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仅2023年研发费用就达110亿元。

去年,博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390亿元,同比增长5.2%,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其中,智能出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至1121亿元,占全球比例超过四分之一;与中国整车制造商的业务销售额占比约60%。

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博世集团带来了高功率密度多合一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平台至尊版、智能悬架控制系统、12V锂离子电池、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等多款产品,全面展示其面向可持续智能出行未来的解决方案。

当然,博世并非高枕无忧,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汽车价格战越演越烈,公司受到主机厂客户的降价压力,对业绩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车企都以贴上华为“标签”为荣,立志想成为“中国版博世”的华为正重塑汽车产业格局。

不过在博世智能出行集团董事会总裁王伟良看来,目前没感觉到特别大的竞争压力。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博世永远不会去造车,始终作为主机厂背后的赋能者。而华为事实上已经参与了造车,正在形成自己的汽车品牌,虽然不使用自己的名字。

标签: 世纪 造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