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换了几辆车之后,才明白国产车和日系车的差距,都是真心话

相信很多人对于国产车和日系车的区别也是一知半解,因为只有真正长期使用过两种车型的人才最清楚它们之间的差距。本人经历过从国产车到日系车,再到美系车、韩系车的转换,足迹遍布各大品牌,因此对于它们的优缺点有着深刻的体会。

日系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质量上乘、性能出众的代表。而国产车虽然在配置和价格方面更有优势,但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往往逊色于日系车。究竟两者之间差距有多大?

首先从发动机技术来说,日系车显然走在了前列。以本田为例,无论是摩托车、轿车还是割草机,几乎全部搭载的都是出自本田之手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不仅质量过硬、运转平稳,更拥有独家的专利技术,在抗震性、节能性等多个方面领先于国产车。

国内曾有人试图拆解模仿本田发动机,可最终造出的产品与之相差甚远。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滞后。

发动机控制爆震的公式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一些高度保密的参数,这些参数需要几十年的摸索和积累才能获得,而非一蹴而就。就好比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你看到人家开间糖水店生意爆好,自己照着开一家,可由于不知其中的精髓所在,最终难免会遭到失败。

其次,在行车能耗上,日系车尤其是混动车型表现出众。以丰田卡罗拉双擎为例,即便它不是插电式的,百公里耗油量也只有3升出头,且开起来毫无电量不足的束缚感,十分省心。

相比之下,国产混动车虽然纸面数据与之相当,可为了获得良好的电耗表现,就必须及时充电,一旦电量太低,驾驶体验就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说,即便两者行驶同等里程,日系混动车由于无需充电,其综合能耗自然更低。

再者,在整车质量方面,日系车展现出了更高的一手。发动机的稳定性、车身的抗锈能力等,都是日系车引以为傲的优势所在。我自有使用日系车十年之久,打开发动机舱,竟然连一点锈迹也看不到,可见其优秀品质。

反观国产车,即便是新能源车型,车门、底盘等部位也常常出现生锈的情况。虽说锈迹不影响使用,但谁也不希望才买没几年,花重金购入的新车就出现这等隐患。

这些都是我自身使用过国产车和日系车后的感受和认知。每一次体验新车型,我都会认真对比它与上一辆车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久而久之,就总结出了一些看法和心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产车就一无是处。事实上,国产车在性价比、选择面等方面一直占据较大优势。

比如在配置方面,同级别的国产车往往要更加丰富一些。从中控大屏、车载系统到主被动安全配置,国产车标配的东西往往更多。

而同等级别的日系车,这些选装配置价格往往要高出不少。比如我现在开的这款丰田卡罗拉车型,如果要选装所有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价格还要再涨上4万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车在实用性方面确实要更胜一筹。购买国产车可以用更少的预算获得更丰富的配置,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这确实是诱人的选择。毕竟在同等面积的房子里,摆放的家具越多,生活的体验自然也就越好。

而且,国产车的车型选择范围也更广泛。像紧凑型轿车、中型SUV等主流级别车型,国产车可选的品牌和车型就要远超日系车。无论是从造型设计、内饰风格到动力系统,都有更多选择空间。相比之下,日系车在这些级别的投放并不算多,选择余地就略显有限了。

因此,对于那些注重实用性、追求个性的消费者群体来说,国产车无疑才是更合适的选择。比如年轻人在择车时,自然会更青睐外形时尚造型前卫的国产新能源车,而不会特意去挑选保守了一些的日系车型。

另一方面,国产车的价格往往也更具亲民性。基于我国广阔的消费群体,廉价实惠向来是许多国产品牌的卖点所在。虽然在豪华车领域,我们与国外品牌的差距还很大,但在主流级别车型上,国产车在价格上就体现出了明显优势。

再加上现在新能源车型的补贴政策,以及各地不同程度的扶持措施,购买国产车无疑成本会更低。比如在我所在的一线城市,补贴高达6万元。因此从选车时的预算来算,选择国产车确实要比日系车经济不少。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节节攀升。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已经超过了650万台,环比增长近100%。

而在细分市场上,国产车依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无论是从技术实力、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力,在这个领域,国产车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并不明显,甚至在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上已经开始领先了。

如今,消费者在选择车型时已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过去那种片面认为日系车就一定比国产车强的观念已经不太适用了。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两者的优缺点,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权衡取舍。

毕竟,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最重要的是能否满足日常出行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车在通勤代步方面已经完全足够,并不比日系车差。甚至因为价格实惠、维修保养便利等因素,在这一领域,国产车反而要更占优势一些。

而对于一些偏重性能体验、追求高端品质的消费群体,自然就更青睐日系车了。发动机技术领先、能源利用率高、车身耐用性强,这些都是日系车引以为豪的优势所在。如果你对汽车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和追求,当然就应该选择日系车。

不过,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车的崛起,国产车在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等诸多技术领域也逐渐拉平了与合资品牌的差距。

尤其是在电池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等方面,我们已经开始领跑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都有了大幅提升,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用车体验。

此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国产车也在积极布局并取得了可喜进展。这些创新技术的运用,无疑会给国产车带来新的竞争优势。未来,购车时机器人辅助驾驶、5G车载系统的应用或许就会成为新的考量因素。

因此,回顾国产车与日系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在整车工艺、发动机技术等传统领域,国产车目前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在新技术的引领下,这一鸿沟正在逐步缩小。并且,在新兴的细分市场上,国产车也开始赶超,展现出了后来居上的强劲实力。

这种发展态势,也就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在选车时不能再简单地按照国产车和合资车这一标准来判断了。因为,很多时候,连同级别的车型对比起来,国产车和日系车的实力根本就是不分伯仲的。

在选车时,我们已经不能再笼统地将所有车型等同看待。每一款车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卖点所在,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最佳品牌和车型。

如果你对性能体验和高端品质有更高追求,那么合资品牌自然是不二之选。但如果你更看重性价比以及新型的智能网联体验,国产车同样也是很好的选择。

结语

国产车和合资车这两类产品各有所长,已经很难用一个非黑即白的标准来评判了。

关键在于,我们作为消费者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客观看待它们的优缺点,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只有这样,整个汽车行业才能在良性竞争中不断进步,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出行选择。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