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王鑫:呼吁公布并向WTO递交特斯拉等欧美车企在华补贴清单

图片

6月12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台征收阶段性关税政策,对此大家都有很多争议,其中重点关注的就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不公平关税抬高,这严重侵犯了中国汽车企业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盟市场的公平竞争业态。

但是有一点关键信息,我认为所有的中国汽车舆论都忽视了,那就是此次欧盟在抬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的过程中,对两家企业搞区别对待,这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是严重违反国际法,严重影响经济规律。对此,我希望能够唤醒所有的中国汽车产业对于这次欧盟关税问题的认知新启发,这两家特殊的企业就是特斯拉宝马

图片

在这次欧盟征收关税事件中,欧盟明确表示,之所以没有对特斯拉进行额外的关税提升,是因为特斯拉被视为合作公司,并且声称获得的补贴少于调查补贴。这是严重的失实行为,也揭示了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企行补贴调查为名,施不公平区别对待之实,这是欧美滥用上帝视角来刻意针对中国企业的公平竞争。

深处这场事件中的特斯拉明显在说慌,我可以举出三个例子来反驳:

图片

第一,2019年特斯拉正式开启国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一个允许对其补贴的外资品牌,也就是说特斯拉在中国所享受的补贴额度跟其他新能源车企一样均有国补和地补,甚至还有其他补贴。在中国取消对新能源补贴前的这一阶段里,特斯拉所获得补贴额度应该是位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排名头部序列的。在欧盟的整个反补贴调查中,最关键的标准就是车企是否获得当地政府的直接消费补贴,仅凭这一点特斯拉就难逃其咎,为什么欧盟没有对特斯拉的这一点谎言进行戳破,欧盟必须给予说法。中国相关部门也必须对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在享受补贴中进行说明,以反击欧盟的谎言。

图片

第二,特斯拉从成立到国产,其中从2006年到2019年,特斯拉持续亏损14年,累计亏损超过70亿美元。2019年实现国产化,到2020年便开始实现盈利,当年营收达315.36亿美元,净利润为8.6亿美元,首次实现盈利。而且特斯拉国产前的2018年,全球销量为24.52万辆,国产后的2020年全球销量达到45.8万辆,比国产前的规模翻了近两倍。到现在,特斯拉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2023年全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180.86万辆,同比增长38%,累计营收达到967.7亿美元。其中,特斯拉中国销量达到60.37万辆,为全球贡献33.38%,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营收方面,特斯拉中国营收达到217.5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22.5%。可以说,没有中国市场的贡献,特斯拉达不到现在的全球水平。

图片

一个外资品牌进行国产后,短时间内实现扭亏为盈,并且价格从当年的三四十万元达到到现在30万元以内,这与中国在土地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特斯拉足够的优惠密切相关。仅以特斯拉国产进程为例,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19年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政府向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约8500万美元(约合5.9亿元人民币)的“某些补助”(certain incentives),包括约4600万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现金和价值约3900万美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的其他补助。 除此之外,2019年报告披露,当年,特斯拉在中国达成了4笔不同形式的贷款协议,贷款方包括建设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农业银行上海长宁支行、工商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等,总贷款金额为197.5亿元人民币。 上海金融机构给予的资金支持对特斯拉上海工厂至关重要。正如2019年报告所称,为加快工厂建设和扩产,特斯拉方面只需直接投入有限资金即可。对于上海的各项优惠曾策,特斯拉还表示“我们希望柏林工厂方面也能这样(在当地获得类似上海工厂的金融支持)。”

如果吉利、比亚迪、上汽这些企业出现在这次欧盟反补贴调查中,那么特斯拉也绝对应该至少跟上汽保持同一关税税率水平。因为特斯拉也身处上海,而且还是一个独资品牌,这些均是触及欧盟反补贴调查的依据,如果欧盟不抬高特斯拉的关税税率,这简直是天理难容。

图片

第三,中国现在还没必要对欧盟车企在华的发展采取对等的措施,这不是一个有胸怀有担当的独立经济体的作为,中国不会像欧盟那样做没有底线的事。但是中国有必要公布欧洲车企在当地发展中所得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电动化发展上的直接补贴、土地补助等等相应的优惠待遇。向世贸组织(WTO)提交相关数据,以反诉欧盟的这些区域保护政策,欧盟的这些行为是明目张胆的违反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等。中国可以用事实依据来戳破欧盟针对中国反补贴调查所谓的机制公平,以及不对等的上帝视角思想。明明欧洲车企在本地市场中同样有补贴,为什么还要去调查他国,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是有违世界经济学公平理论秩序的。

从以上这三点来看,我作为中国汽车舆论的一个普通个体,诚恳的向中国有关部门呼吁,中国应该公布那些外资品牌在中国享受到直接补贴、间接补贴、贷款融资,以及土地政策等各方面的优惠明细。同时也公布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主要汽车国家对于本国新能源产业方面进行的各方面补贴,以还原事实真相。如法国的“绿色奖金”政策给予每辆电动汽车最高5000欧元的现金奖励,对贫困家庭的奖励甚至高达7000欧元,旨在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而法国政府拨出了大约10亿欧元来资助这项计划。去年9月,法国宣布调整补贴政策,增加了碳足迹积分,该积分体系将车辆本身和电池制造过程、原材料乃至整车出厂后运输过程的碳足迹全部考虑进来,如果不能到60分(满分100分),则无法享受补贴。新规主要惠及欧洲制造商的新车,而部分亚洲制造,尤其是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排除在补贴之外。

图片

再来说说德国,自2016年起到2023年,德国政府向约21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了总计约100亿欧元的补贴。相比之下中国孵化电动汽车产业13年补贴总额才1521亿元人民币,一个德国都快赶上我们中国补贴总额。今年2月,意企业和“意大利制造”部部长乌尔索宣布,2024年的汽车生态补贴(Ecobonus)额度增至9.5亿欧元,以增加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购买激励,最高补贴额可达13750欧元。可以说,欧盟的主要经济体国家的补贴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超出中国补贴额度,这是典型的双标。

在了解到这些事实真相后,可以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体都看到,这次欧盟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背后的真实嘴脸。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