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高考放分在即,汽车专业会成“冷门”还是“热门”?

最近一项小型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想报考汽车专业的高考毕业生占比仅约十分之一。为何这两年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中国品牌扬眉吐气,汽车专业却反而成为了高考毕业生填报的“冷门”专业呢?

近日,我国某社交媒体上的一个小话题“火”了——“汽车专业冷门吗?”该话题缘自于该社交媒体的一个小调查,称“报考汽车专业十不足一,但希望进入汽车行业又不在少数”。众所周知,在新四化浪潮之下,汽车是公认的最新一代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移动空间,那么为何直面汽车产业的汽车专业,却反而成为了高考毕业生填报的“冷门”专业呢?眼看6月25日高考分数就要公布,高考毕业生还要考虑报考汽车专业吗?

“这与家长的认知有关,一方面很多家长还未意识到,现如今汽车相关专业的覆盖面已经涉及到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等领域;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舆论声量与能量已经超过了汽车,而汽车行业却传递出不少负能量,造成了家长的担心,影响了他们的选择。”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在接受《汽车纵横》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车辆工程专业不仅就业口径比较宽泛,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高,而且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十不足一”也非冷门

6月17日,一个关于“汽车专业冷门吗”的话题出现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者表示:“高考结束,小编就迫不及待的跑去采访了一下本届考生的家长,想看看汽车行业会不会成为这一届学子的主要选择。”结果采访视频和网络调查综合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高考生与家长中,提出要报考汽车专业的仅占10%。因此,“灵魂拷问”诞生了:汽车专业冷门吗?

在这个话题下,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汽车专业确实挺冷门的,当初填志愿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专业。”但更多的人认为,汽车专业肯定不是冷门,因为汽车行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人才缺口也非常大。仰望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胡晓庆就在该话题下表示:今年“汽车专业”得到了更多的讨论,也侧面证明,汽车行业并不冷门、汽车就业更是火热。

对此,朱明荣分析道,这与家长的认知有关。首先,一些家长对汽车专业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汽车是传统机械类专业,但并没有意识到,汽车相关专业的覆盖面已经涉及到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其次,在就业导向认知上,家长也有所误解。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选择一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较高社会地位或者高薪酬的职业,而这些年来,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舆论声量与能量超过了汽车,相反的是,由于竞争激烈、内卷严重,汽车行业却传递出不少负能量,造成了家长的担心,影响了他们的选择。

但事实上,汽车行业正在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首次迈上了3000万辆台阶,连续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出口接近500万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尤其是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6%,成绩突出,表现优异。基于此,高考毕业生报考汽车专业,投身汽车行业,前途可期。

就业率高 前景广阔

正如朱明荣所言,相对于其他专业,汽车类专业比较好就业。他分享了一组数据:最典型的就是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口径比较宽泛,社会需求很旺盛,重点本科院校整体毕业率区间为80%-90%,双一流类高校除考研、出国外,就业率更可达95%以上。

“汽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朱明荣指出,汽车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涉及的上下游企业众多,覆盖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集成、销售和后市场服务等多个环节,因此,汽车行业的岗位也涉及传统的制造、设计、研发,扩展到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分析等多领域。在他看来,这为汽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作为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汽车行业从业者即使从汽车行业跨出来选择面也会比较广泛。朱明荣特别强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汽车专业学生未来将有更多国际化就业机会。

从需求端来看,汽车产业对于人才渴求程度也越来越高。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可达103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3.7万人,汽车行业技术人才、数字化人才非常紧缺。此外,这些年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越来越多,校招的专业范围不断扩张,不少企业不再“唯学历论”,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只要是优秀人才,就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可以说,对于高考毕业生而言,汽车专业是一个值得报考的重要方向,而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行业还将保持着欣欣向荣的光明景象。

报考汽车专业,

应开放、实践、跨界、创新

不可否认,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浪潮的兴起,汽车行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使得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也正在经历着“转型之痛”。例如内燃机专业的毕业生跨行业就业偏多,有调查结果显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从事本研究方向的就业学生仅占约30%。当然,这是因为目前内燃机人才相对充足导致,且在清洁能源内燃机相关技术成熟的将来,行业对内燃机人才的需求还将急速增加。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产业转型的当下,汽车专业的高校学生也应当同步做到知识更新、技能升级。

为此,面向致力于报考汽车专业的高考毕业生,朱明荣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阶段,需要年轻人具备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新变化。第二,注重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实习和项目实践,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经验,了解行业需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培养跨学科能力。多学科背景将成为竞争优势,除了本专业的知识,汽车专业学生还要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背景下,跨学科能力尤为重要。第四,保持创新精神。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模式,提出新的技术和产品理念。汽车行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来实现新的发展和进步。

汽车专业究竟冷门还是热门?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不重要。就像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在“汽车专业冷门吗”这一话题下所说的:“现在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向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过渡。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不过多纠结于行业冷门热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坚定前行的同时开拓视野,技多不压身,才能让未来有更多选择。”


标签: 汽车专业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