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丰田马自达造假?“躬匠精神”再现,惊动日本政府

车见万宜讯—日本,长久以来作为制造业的标杆,以其精细工艺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而闻名。然而,近期一系列造假事件的曝光,让这个制造业强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和铃木等日本车企巨头,在车型生产认证过程中被发现存在舞弊行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6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的一纸通报,揭露了这些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的不当行为。这一事件不仅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国土交通省的介入,要求相关公司暂停部分车型的出货,并基于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给涉事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通报,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5家车企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涉及的38种车型、超500万辆车中,丰田造假涉及7个车型约170万辆车,主要违规行为包括在碰撞测试中提交虚假数据;马自达涉及5个车型约15万辆车,在发动机功率测试中违规;雅马哈涉及3个车型约7500辆车,在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噪音测试;本田涉及22个车型约325万辆车,在噪音测试、发动机测试中违规;铃木涉及1个车型约2.6万辆车,篡改刹车测试数据。

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也对日本汽车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重创。丰田、本田、马自达的负责人在公开场合鞠躬致歉,表达了对问题的重视和对公众的歉意。丰田章男、三部敏宏、毛笼胜弘,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社长们,此刻也只能低头认错,承认自家在管理和监管上的严重疏漏。但道歉归道歉,这些车企的高管们似乎还是有些嘴硬,纷纷表示这些问题只是测试流程不规范,而且经过内部技术验证和实际测试后,涉事车型性能完全符合标准,消费者大可放心使用。这话听起来,怎么都觉得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造假事件的影响迅速蔓延至整个产业链,从经销商到供应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停产和销售的暂停给相关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据估计,丰田对供应商每月补偿金或将高达220亿日元。此外,此次事件恐将影响钢铁、电子元件等诸多行业,对日本经济产生间接影响。

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估算,此次车企认证欺诈事件的销售额将损失983.7亿日元,包括相关行业在内的总产值将减少2441.7亿日元。这一事件对正在经历消费萎靡的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次事件的导火索,还得从去年大发工业的车身安全造假说起。大发,这个曾经承包了丰田集团绝大部分A级以下车型制造的子公司,竟然在34年里累计174项违规,舞弊行为几乎就没停过。这种“不出事就好”的心态,或许正是日本制造业造假成风的根源所在。

本田在噪音测试中虚报车重,丰田在行人保护测试中偷懒只测一侧,马自达更是离谱,气囊测试竟然用计时器代替碰撞传感器。这些看似小聪明的操作,实则是在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日本汽车业这次的造假事件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提醒所有企业必须坚守诚信和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也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透明地展示企业的改进和努力。只有这样,日本汽车业才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继续领跑,重塑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领导地位。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