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行业反卷,声音已经汇成洪流

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不知从何时起,“内卷”成了汽车行业上下游从业者们唯恐避之不及的词汇。内卷的本质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内卷(involution)是没有底线的竞争,属于恶性竞争,而行业发展靠的是进化(evolution),是向上生长。

内卷不但与政府倡导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南辕北辙,而且与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反对内卷,高层已经发话了。

6月16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求是》2024年12期杂志发表《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文章,其中谈到国内大循环时说道:“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构建国内大循环,打破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内卷式’恶性竞争,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内卷明显是国内大循环的破坏因素。听听网友的发言:“为什么中国产品这么便宜?996其实是在用居民端补贴出口端,996内卷的后果就是我们自己买不起自己生产的产品,更没有时间去消费,内循环自然就起不来。”

内卷导致汽车行业乱象丛生,而中国汽车产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电影院效应之下,谁又能真正独善其身?

听一听这些反卷的声音

6月14日,2024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轩辕之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在《中国汽车向何处去》演讲中总结了中国汽车内卷六种怪象:卷成本: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卷技术:哄骗伙伴,抄袭技术;卷资金:拖欠货款,代币伺候;卷用户:平息事端,连蒙带哄;卷关系:上下腾挪,左右逢源;卷舆论:混淆视听,水军盛行。

他指出,这些怪象会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产品、服务、生态三方面的灾难,让汽车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国汽车向何处去》这一反卷檄文获得了不少汽车行业人士的共鸣和支持,当然也招致了一些不解和嘲讽。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欣慰的是,近期,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公开表达对“内卷”的强烈不满,汽车行业反卷的声音正在从四面八方各个角落响起来,并逐渐汇聚成一条洪流。

6月6日-8日,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多位车企老总对当前汽车行业过度的“卷”表达了不满。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不是怕打价格战,让利没问题,但是让本就有问题,不可持续,卷价格过度了,要回归到理性的价格战。”他直言“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目的是盈利,是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现在裁员裁了多少?我们应该有大局、格局,应该有长远、长期主义的战略,而不是眼前去卷,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话说得比较委婉:“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过一浪,也是举世无双,这种现象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

他还直言,“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和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说得更直白:“各种小动作、水军造谣等非理性、非正常的行为,搞得用户一头雾水,搞得行业晕头转向,搞得市场乌烟瘴气,集体滑进了内卷无法自拔、发展不可持续的被动局面。”他还表示,无谓的过度去卷,最后也很难赢得员工或者同行的尊重。

越来越多的车企领导在公开场所反对内卷,行业组织也坐不住了。

6月16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发表文章《政府应该管控市场竞争规则》,呼吁政府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管好法规和质量;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管理的手段应该多用法制的办法而不是行政的办法;适当管控“水军”;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

其中,他特别提到要“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兼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兼顾产业层面整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过分‘内卷’”。

6月19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上,呼吁要纠正“卷”这种不正之风,给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他认为,如果再不纠正“卷”,会扭曲整个产业的价值观,破坏整个产业法治化的环境。

“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打不起,也打不赢;我们不能内卷,我们卷不起,也卷不赢;我们不能走捷径,我们也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尊重市场,要敬畏市场,要尊重科学技术,敬畏科学技术,要尊重人才,敬畏人才。”付于武的肺腑之言句句掷地有声。

汽车行业供应商更是对内卷深恶痛绝。6月19日,宝钢汽车板首席工程师鲍平在一次内部交流活动上表示:“在现在这种卷价格的情况下,没价格的,不保质量,不保安全。而整车不像家电,安全是绝对要保证的。”他还提到,供应商与主机厂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协同发展,“一流的企业一定要有一流的供应商,并且一定要抱团出来”。

但在行业内卷之下,和谐的主零关系只能是奢望。

6月21日,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发表文章《内卷的终点是“黑洞”》。在他看来,“我们今天出现的内卷与特斯拉通过第一性原理,推动颠覆式创新所带来的合理降本不同,我们正在通过舍弃质量和诚信底线而带来的低价,试图通过某种狐假虎威的力量摧毁竞争对手。”

张晓亮发出警告,这种互害式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结果将会把整个汽车市场拖入一个快速坍缩的黑洞当中,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消失。

要把中国汽车产业带回正途

为什么有这么多汽车人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

因为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代又一代汽车人艰苦奋斗、创新创业搞出来的,成就来之不易,他们不希望这个产业被搞得乌烟瘴气。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水仗,在此重申:我们反对内卷,从来不是反对正常的市场竞争,而是反对恶性竞争。

什么是正当竞争?什么是不正当竞争?两者的界限在哪里?……相信真理会越辩越明。我们希望维护的是常识,是规则,而非一个简单的立场。

市场经济就是要开展竞争,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倒逼企业钻研技术,不断创新,从而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价格战也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但这一切都需要在法律健全、执法严格、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进行,需要讲规则讲公平。

而且,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的做法真的可取吗?这样做,最终的后果就是“坑死用户”,还不是消费者买单?

如果汽车行业内卷的歪风不纠,不仅国内市场不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中国车企的海外业务。毕竟,中国汽车品牌要真正走向世界,服务全球消费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一味地“卷”,出不了世界级的汽车品牌。

产业是由不同分工的人做起来的,当我们谈论汽车产业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谈论汽车人。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态健康不健康,直接关乎着数百万汽车从业者的生活。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人人苦内卷久矣。

汽车公司员工不要996,不要动辄被裁员;汽车供应商不要被拖延账期,不要被克扣货款;汽车经销商不要卖一台亏一台,不要关门闭店;整车厂不要没有利润,不要只有市占率……

有人说:低价,是消费者得利啊。如果能够把价格打下来同时把价值打上去,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伴随低价的是低质乃至劣质,你还会说是消费者受益吗?更何况汽车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出行工具,跟一般消费品不能相提并论。

消费者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不要水军混淆视听,不要过度宣传,不要以次充好。然而,现在的舆论环境、宣传手段处处是坑,更有贼喊捉贼的操作,让人真假莫辨。

好在,反卷的声音已经汇聚成洪流。

只要不闭目塞听,你就会听见,就会感受到,反内卷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那些还在固执己见想要内卷到底的企业,终将发现内卷损人不利己,也与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

我们坚信,这股反卷洪流会越来越大,并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把中国汽车产业带回正途。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