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近期,汽车市场很忙,在打价格,战硝烟弥漫,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价格战的背后,反映出汽车行业诸多深层次的变化和挑战。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312.27万辆,同比增长8.84%。然而,在这一增长的背后,价格战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需求端来看,人口数量决定了购车人数,结婚与生子影响了购车积极性,家庭收入左右了购车能力。
2018年起,首购新主体90后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直接导致中国车市的增量部分大规模萎缩;近六七年,结婚对数与新生儿数量的持续减少,大幅降低了中国老百姓的购车积极性。
理论上中国车市在2019-2020年就应当来一场较大规模的价格战,但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电池、芯片等零部件与原材料的大规模短缺与疯狂涨价,直接打乱了中国车市的原有降价节奏,并将价格战整整压制了三年时间,且在2020-2022年这三年疫情期间,导致多数中国购车用户的家庭收入遭遇冲击,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恶化了被掩盖中的价格战;
从需求“三减”角度看,2022年底疫情管控政策突然放开,2023年初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不仅会瞬间爆发,而且会“连本带利”。
从供给端来看,2020-2022年,新锐品牌加速涌入,并投放大量新车型,大幅提升产品供应,推动供给曲线右移。
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2年,特斯拉、理想、埃安、坦克、哪吒、蔚来等一大堆新锐品牌,纷纷由纸上谈兵进入实战阶段,瞬间增加了大量产品供应。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了冲击。2023年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创下历史最低价格,降幅超过6%。
这一降价举措引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连锁反应,其他新能源车企也纷纷跟进,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和降价措施。
在这场价格战中,消费者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汽车,同时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价格战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期内能够刺激销量,但过度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滑,影响研发投入和服务质量,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汽车企业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赢得市场。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引导和规范,促进汽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
标签: 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