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逆风”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破浪前行?

6月27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的“全球绿色转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机遇圆桌对话会”在京举行。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居全球第一,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3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41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

中国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前5家风电整机企业和10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中均占据多个席位,且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

然而,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升,却引起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

例如,美国进一步提高对华进口的电动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欧盟发布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拟加征临时反补贴税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中国新能源产品的竞争优势得益于持续的科技研发投入、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是经济全球化中开放竞争的结果,并非“保”或“补”出来的,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外经济研究所主任金瑞庭指出,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不存在“产能过剩”一说。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且最开放的汽车市场,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成绩的核心因素。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逆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积极应对。一方面,可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另一方面,可在海外建厂以拓展市场。

此外,持续提升自身技术和成本优势,做到物美价廉,也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合作机遇。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绿色贸易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