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添加图片
在中国,有很多的汽车配件厂家,他们卖的好的产品,大都是原厂配套的型号,那些不是原厂配套的产品,即便在宣传时,说自己的产品是原厂品质,一般人也不太相信。贸易商、品牌商的商品更是如此。
当大家都在说自己的产品是原厂品质时,其实这个宣传效果,是趋近零的、是无效的。
虽然你知道自己公司的产品,质量是真的好,但是你再怎么跟汽配商说也没用,他是不会相信的,因为所有的厂家,都是这么跟他说的。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博弈论里有一个取信他人的方式叫:发信号。你发出的信号代价越大,就越容易取信他人。
比如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发现海尔的冰箱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于是他要求:所有有缺陷的冰箱都要砸掉。那时候,一台冰箱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员工两年的收入。虽然这次砸掉的冰箱,损失了不少钱,但海尔通过砸冰箱的事件,向内部和外界传递了一种信号:海尔对质量的不妥协,要做“好冰箱”的决心。三年后,海尔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当大家都说自己的产品质量好、是原厂品质时,汽车配件企业如何证明呢?是会像主机厂那样,定期做质量评审吗?是会强制报废有瑕疵的产品?是会对屡次出现质量问题的行为,做高额罚款吗?等等。如果这些动作都没有做,想让用户相信你是原厂品质,那是很难的。
汽车配件厂家,必须付出某种代价,讲出自己重视质量的故事,并且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还有一些企业,会说自己的产品是高端品牌,那么如何让用户相信呢?只是把产品的价格定高吗?
当然不是。
就比如,一家企业想要把一件衬衫卖到1000元以上,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开店,如上海的恒隆广场,或者把店开在爱马仕、LV的旁边。
通过付出高昂的房租,持续的多年付出,来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高端品牌并不是说说而已,自己是有实力的。
像有些零部件的国际大品牌,为什么把办公室租在外滩附近,或者高端写字楼那里,也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自己是大品牌,是有实力的。
再比如,有些零部件品牌,为什么会持续参加行业头部的展会,并且都是特装展位?如近期德国的法兰克福展会、上海的车展等,也是为了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虽然现在各个零部件巨头都在裁员,但是自己对未来是有信心的,是有长远规划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博弈的眼光来看待,就会发现,信号的案例无处不在。
为什么商家会承诺7天无理由退货?是为了消除顾客无法亲身感知、眼见为实的疑惑。
为什么副厂的汽车配件,商家承诺质保一年或者两年?是为了消除用户对质量的疑虑。
为什么找明星代言?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
说到找明星代言,途虎找黄渤代言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途虎做的是终端车主生意,所以找黄渤代言,是为了品牌影响力。
但有些汽车配件品牌,也会找明星代言,如毅峰滤清器曾经找吴京代言,埃锐刹车片找于荣光代言等等,很多人就有些不太理解了。
因为汽配做的是TO B业务,是面向渠道的,是面向修理厂的,不是面向终端车主的。
其实呢,这也不难理解,这些品牌找明星代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经销商看的。
因为汽配厂家,自己不做直营,也不直接做修理厂业务,所以产品的销售,主要是靠代理商来实现的。
而怎样说服经销商,愿意代理自己的品牌?这在目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因为现在滤清器、刹车片的品牌实在太多了,大家的质量也都大同小异。
所以请明星代言呢,主要是给自己的品牌做背书的,也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招商用的。虽然请明星代言,在大城市司空见惯,但越是往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这样的方法越管用。
一个品牌的产品质量好不好,一眼看不出来,但是有没有请明星代言,却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
当然,不是每个汽车配件的企业,都有请明星代言、原厂配套、特装参展的实力,但也可以通过某些小的事情,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如:公司的商标logo请专业的人设计,不再是自己手画的,或者用拼音首字母;公司对外的网站,尽量设计的美观一点;产品的包装,尽量精致一些等等。通过一些小的事情,向外界传递你对细节的用心。
写在最后
我们对于一个明星的崇拜,通常是因为这个明星歌唱的好、舞跳的好、戏演得好,或者因为他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等,但是这些明星,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如持续的体能训练、严格的饮食控制、自律或自虐的程度很高。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一个品牌的崇拜也是如此,这个品牌付出的代价越高,他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可信度越高。如胖东来三文鱼事件,虽然有很多媒体猜测,那个员工,有可能是和打假人串通好的,但胖东来还是立即赔偿了10万元。
汽车配件的品牌也是如此,想让用户信任你,你也得发出有代价的信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