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基于评价发现,本期报告提出多项建议。首先是建议中外车企准确判断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趋势发挥龙头影响力,对包括钢、铝在内的供应商提出可量化的绿色采购要求。特别是新能源车企,尤其应从注重“制造绿色”转向“制造绿色”与“绿色制造”并重,为中国乃至全球气候行动发挥更大推动作用。
报告建议车企提升范围 3及产品碳足迹数据核算的准确性,科学设定温室气体减排及中和目标并将其分解到钢、铝等原材料制造环节,推动核心材料供应商自主设定减排目标,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使用节能及低碳冶金技术应用。建议车企参与完善回收机制建设,扩大再生材料利用等;做好信息披露和环境声明,协助投资者判断企业低碳转型的进展和潜力,同时引导消费者做出选择。
报告同时建议多方合力构建约束激励机制。建议主管部门完善钢、铝等重点行业的碳核算标准,尽快将其纳入全国碳市场。建立并逐步完善汽车产业链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中国本土产品生命周期排放系数库。制定低碳汽车、低碳排放钢、铝的产品标签认证制度,赋能金融机构落实转型金融要求,同时引导社会公众关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气候影响,选择低碳汽车产品,激励车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而带动上游难减排行业深度脱碳,推动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
标签: 汽车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