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添加图片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创新模式引起广泛关注。近日,电车资源有幸采访到了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轻商事业部总经理、绿色慧联总经理杨东,通过深度对话我们清楚发现,远程在这十年的成长过程中,以创新为刃,独自开拓,孤独前行,坚定地走出一条引领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独特道路。
创新的路:远程干了件从0到1的事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作为行业内独一无二的企业,连续三年实现市占率翻番,在 2024 年连续 11 个月荣登销量榜首。不仅如此,它还是首个完成从末端物流到干线物流全场景新能源产品覆盖的企业。在中国,每三辆新能源轻卡中就有一辆来自远程。
要知道,远程在2014年成立的时候,市场并没有任何对标车企可以助其参考发展,当下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我想与它敢于创新的魄力有关。
首先是品牌创新。众所周知,商用车与乘用车的研发方向截然不同,商用车的优势在于使用场景集中利于建设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出行生态;劣势是出行复杂性是乘用车的数倍,必须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出行要求。因此,商用车新能源化实质上是一次多能源路径的创新,这对连燃油车发动机与变速箱都依靠与海外企业合资的中国传统商用车行业来说是完全空白的领域,远程必须从零开始,基于自身资源以及对市场的洞察,打造一个从无到有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
其次是模式创新。如果说品牌创新是远程成功的第一步,那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其稳固市场地位的核心利器。在发展过程中,远程积极探索并大胆实践多种创新商业模式,打破传统商用车行业的营销定式。例如,打造行业首个匹配城市物流场景的绿色运力生态平台——绿色慧联,促进人-车-货产业协同发展,率先构筑起行业大生态。2024年,远程正式迈入生态3.0时代。杨东表示,远程生态 3.0 战略将以创新为核心,从行业大生态到区域小生态再到终端微生态进行全方位布局,再通过五位一体、三服共进、三网融合等举措,致力于全场景、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覆盖。
创新路上,远程没有同行者相伴,每一次尝试与突破都需要自己独自面对质疑和挑战,但也是这份孤独中的坚守,让远程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能源商用车发展道路。
引领的路:生态模式永远快人一步
远程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当下老牌商用车企新能源转型的对标对象,只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市场的称霸。不止于此,一些企业还停留在以打价格战为主的生态1.0阶段,而远程已率先进入生态3.0时代,通过融合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以“先行者”姿态踏上一条生态模式持续引领的“孤独”的路。
众所周知,物流企业生存的根本,是运力成本控制。运力成本下降,才能为单价下降打开空间。2014年,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通过采取运力外包形式来实现运力成本的有效控制,此时便是远程生态模式1.0阶段,以大客户运营为主,通过B2B模式实现单点运营突破。2020年-2024年,随着城配物流业务的持续发展,远程的生态模式也转变成大客户与经销网络的双轮驱动,车辆运营规模也从原来的2000台突破10w台,运营走向全国化布局。2024年,受到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竞争持续激烈,远程正式迈向生态3.0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关键词,我们认为是“融合”。通过融合绿色慧联平台等资源优势,远程生态3.0面向用户提供拥车、用车、换车等全流程服务,完成生态模式的进阶深化。杨东指出,用户希望通过一个品牌、一个伙伴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远程就从营销、运营到服务进行全面升级,让用户感受到更切实有效的全方位服务。
不止于此,远程还打造了科技远程,以科技赋能生态,实现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在新能源发展的大潮中实现生态远程、科技远程的协同共进,为用户带来更优的TCO表现。
远程生态3.0,我们认为还会继续引领市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远程具备更为灵活、高效的运转体系。例如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传统车企会面临观念转变困难、体系变革阻力大等诸多挑战,但远程因起步就聚焦新能源,因此在体系运转上更为灵活、敢于创新、善于迭代,这让远程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二是市场响应迅速。未来三年,远程将建立五位一体、三网融合、双轮驱动的行业大生态、40+的区域小生态、3000+的终端微生态,可以直面市场需求,同时区域生态中心拥有较强的决策权,让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以提供更贴近用户的服务。
远程生态3.0的落地推进,不仅可以抢占传统车企的渠道优势,以应对其下场布局,更重要的是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可以避免陷入发展泥沼,掌握更多市场主动权。杨东在访谈中也提到,企业应坚持创新,从用户视角出发,提供差异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攻坚的路:迈向多方共赢新篇
回望远程这十年的发展历程,其生态模式在更迭中其实也会面临困扰。
就拿远程从生态2.0迈向生态3.0这个节点来说,就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观念上的深度变革,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模式,建立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生态服务的新思维和新流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统一内部各层级人员思想,克服阻力。另一方面,远程还要确保生态体系内各个环节的高效协同运转,稍有纰漏都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远程的着眼点绝非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经济利益,而是以长远目光,加强用户价值、伙伴价值、远程价值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多方共赢。杨东在对话中曾坦言,“每天持续工作18个小时,都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远程的创新精神和战略定力,赋能用户、赋能伙伴,以助力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远程的第一个十年,从创新破局到引领行业,始终在孤独中坚守。远程的下一个十年,竞争注定是更加残酷的,但凭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持续深化的生态模式,相信远程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也会更有底气,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树立新的典范,同时以开拓者的姿态,加速全球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的发展。
标签: 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