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年也过完了,今年你是自驾回家的吗?
当春运变成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除了史诗级的大堵车和各种交通事故,驾校校友们也迎来了终极考验:
德国校友们在不限速高速上飙到200时,咱这校友还在高速路上重考科目三,开80嫌快,但城市里开80钻缝还嫌慢;
多数人的车轮都向前滚动时,有的校友在岔路口表演倒车入库,听教练的话,讲究一个看好点位不管别人;
都说驾校是新手村,真实道路才是开放世界生存游戏,可每年春运都会有人在高速上演一出伦理剧,押上自己的族谱作为赌注,用自己并不熟练的驾驶技能去和别人较量,但实际表现甚至不如布鲁斯。
而引发这一切的源头,说白了,就是驾考规则和实际道路驾驶能力之间的矛盾,本期二楼话题,我们就来追根溯源,吐槽一下这件事。
哪些被大家吐槽的驾驶技能,到底有多离谱呢?
根据平安产险《2023年春节特别风险分析报告》显示,春节7天车险报案总量大概占全年的15%以上,高速公路开碰碰车,一撸一大串,主打一个公路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
有的精通分心术、生理构造异于常人,左眼盯导航,右眼刷直播间,第三只眼找充电线,或者方向盘当案板,换挡杆当筷子,驾驶座化身深夜食堂,或者灵魂出窍,握着方向盘思考今晚吃啥,或者自己握着方向盘才敢睡一会的;
有的和时速表过不去,快慢都由心,快的深信自己是拓海转世,比起车技,更想挑战护栏抗撞击系数!慢的在高速上致敬科目二,用生命演绎“慢慢来比较快”;
有的生活在自己的平行宇宙,对周围毫不在意,志玲姐姐“前方500米下高速”嗓子都喊劈了,愣是在最后5米才听懂,横跨四车道乾坤大挪移;
把安全带当紧箍咒,把红绳当护身符,上高速之前还喝点酒壮胆,顺手再召唤个太阳。
辅助驾驶车型多了之后就更离谱了,智驾一开,小被一盖,全家整整齐齐不系安全带,车上躺着睡觉,多半车里还有个热衷拍视频的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发到网上,配文“xx车真是买对了”。
这些人平时还好,偶尔碰上一两个,骂两句就算了,但春运期间上高速能直接点亮所有图鉴。
那平时在城市里呢?对不起,牛鬼蛇神也没放过你,转向灯是投降信号,黄灯是油门加速器,后视镜是装饰艺术,真正的优秀校友都靠第六感盲切,还有B站著名寄生虫那样主动制造事故换流量的垃圾。
要是新手司机,那更糟糕了,《2022年中国车险风险图谱》披露,驾龄1年内司机事故率是3年以上司机的2.8倍,而这些马路杀手都来自于一个地方:驾校,让人不禁疑惑,到底是驾校筛选出了马路杀手,还是马路杀手反哺了驾校呢?
驾校,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在机器上驯化四肢的速成班,比起教你开车,更像是教你通过考试,快速拿本,从科目一到科目四,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说法。
科目一、科目四考理论,并且都是选择题,打满90分就能过,以前驾校会有上机练题,现在有各种充满垃圾广告的app练题……
甚至直播间甚至有教练带着你学,不瞒大家说,我也爱看……算是四个科目中相对简单的,除了有些老同志因为某些原因刚考或者重考驾照,再或者一些不善考试的朋友外,很少听说有人挂在这两科。
那些在网上发自己科一、科四考了十几遍的,相信我,他们真的不适合开车,会用手机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还有人在声讨这两科的题库,说都是一些凑数的题,早该删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科目二、科目三考实操,各路人马都开始表演了。
科目二是场地考试,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S弯五项必考,有些地区会附加练习高速领卡,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就是所谓的练车。
事情到这就开始魔幻了起来,给方向盘喂奶的,左右互搏的,刺杀教练的,驾校装修的,还有找准民用车离合器临界点的……
逼得驾校教练们比新势力们更早写出辅助驾驶的代码:打满、回正、倒,用老百姓的智慧,对抗工业结晶的精细度。
古语有云,草木皆兵,指驾校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教练的兵。
停侧方位,看到一棵草打半圈,看到某块砖头回一圈,然后就能停进去了,走S弯直角弯,看见车身那条划痕跟道牙子齐平就拐,有人来查也不怕,驾校不是新的,教练车也不是新的,有点磕磕碰碰小伤口还不正常?
你有意见?有意见你给我掏钱修车呗。
以上这些操作,术语叫做“找点位”,旱地学游泳,泳池里学冲浪。
给教练上点供,还能带你去真实考场里找点位,至于上供的金额是多少,一百。